【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银保渠道已成为保险销售的重要渠道。银行保险若要成功销售,似乎不仅要通过投保人一关,还要通过投保人家属的一关。日前,来自的深圳魏先生向我们投诉,其母亲今年春节前在广州新市一个邮政储蓄网点“购买”的一份某人寿保险是“受误导”的结果,他要求该人寿全额退保。但我们调查发现,相关邮政储蓄网点和保险公司均出示相关资料证实销售过程不存在误导。不过鉴于魏先生的情况,该保险公司日前给予了其一定的经济补偿。
消费者投诉
老妈2万元存款竟变保单
投诉人魏先生称,其年近50岁的母亲肖阿姨仅有小学文化水平,去年从湖北老家跟老乡到广州新市一家私人制衣厂打工。今年1月30日,肖阿姨拿着工厂发的全年工资(平时只发数百元生活费)在新市的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存钱。该行网点工作人员热情招待了肖女士,并帮其办理了2万元的“存款”,并称“在全国各地都可以取,而且利息还很高”。
大年初六,回到家的肖阿姨跟儿子魏先生说存了2万元定期。魏先生当时一看肖阿姨的所谓存折就吓了一跳。“这哪里是存折啊,分明就是一份某人寿的保单,上面写的是趸交2万元的5年期某福满长红两全保险(分红型) 。”魏先生表示,除了这张保单,他还发现有一份保险条款,此外并未有存折或者银行卡。
魏先生当时就拨打了某人寿全国统一客服电话咨询退保的事情。客服人员告诉魏先生,中途退保的话要扣钱,以前交了2万元,现在退保只能拿回18000多元。“我当时相当气愤,一个年近50岁、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老太,那些银行工作人员居然也‘忽悠’, 我们强烈要求全额退保。”3月8日,魏先生向我们表示,邮政储蓄银行的工作人员欺骗误导他妈妈投保,他们要投诉某人寿,并且要求某人寿全额退保。
无证据退保被扣1400多元
3月12日,在深圳上班的魏先生特意请假到某人寿广东分公司提出质疑并要求全额退保。但该人寿公司一名姓李的工作人员出示投保书、回访笔录等材料,并告诉魏先生投保书上是肖阿姨本人签名和抄写的风险提示语,说明她已经明确知道购买的是一份保险。因为在深圳上班,花太多时间与精力与保险公司纠缠不太现实,而且苦于没有证据证明肖阿姨是被误导。无奈之下,魏先生当天便做了退保处理,2万元的“存款”只退回18500多元。
“我看了投保书,字确实是我妈写的,但我可以确定她不知道自己不是在存钱,而是买了一份保险。”魏先生事后告诉我们,他妈妈说当时抄写时工作人员跟她说“没事的,没事的,没什么风险的,你照着抄就行”,并称回访时因信号不好而中断。
而当我们提出能否采访肖阿姨时,魏先生则委婉拒绝,他说怕再提起此事只会让她内心自责难过。魏先生表示,这次他妈妈在银行被误导,致使钱财受到了损失,以后他会告诉身边的朋友小心“被保险”,希望让更多人提高警惕。
慧择提示:综上,笔者认为,银行保险销售误导行为屡见不鲜,广大投保人应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做出反思,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消费者投诉
老妈2万元存款竟变保单
投诉人魏先生称,其年近50岁的母亲肖阿姨仅有小学文化水平,去年从湖北老家跟老乡到广州新市一家私人制衣厂打工。今年1月30日,肖阿姨拿着工厂发的全年工资(平时只发数百元生活费)在新市的邮政储蓄银行网点存钱。该行网点工作人员热情招待了肖女士,并帮其办理了2万元的“存款”,并称“在全国各地都可以取,而且利息还很高”。
大年初六,回到家的肖阿姨跟儿子魏先生说存了2万元定期。魏先生当时一看肖阿姨的所谓存折就吓了一跳。“这哪里是存折啊,分明就是一份某人寿的保单,上面写的是趸交2万元的5年期某福满长红两全保险(分红型) 。”魏先生表示,除了这张保单,他还发现有一份保险条款,此外并未有存折或者银行卡。
魏先生当时就拨打了某人寿全国统一客服电话咨询退保的事情。客服人员告诉魏先生,中途退保的话要扣钱,以前交了2万元,现在退保只能拿回18000多元。“我当时相当气愤,一个年近50岁、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老太,那些银行工作人员居然也‘忽悠’, 我们强烈要求全额退保。”3月8日,魏先生向我们表示,邮政储蓄银行的工作人员欺骗误导他妈妈投保,他们要投诉某人寿,并且要求某人寿全额退保。
无证据退保被扣1400多元
3月12日,在深圳上班的魏先生特意请假到某人寿广东分公司提出质疑并要求全额退保。但该人寿公司一名姓李的工作人员出示投保书、回访笔录等材料,并告诉魏先生投保书上是肖阿姨本人签名和抄写的风险提示语,说明她已经明确知道购买的是一份保险。因为在深圳上班,花太多时间与精力与保险公司纠缠不太现实,而且苦于没有证据证明肖阿姨是被误导。无奈之下,魏先生当天便做了退保处理,2万元的“存款”只退回18500多元。
“我看了投保书,字确实是我妈写的,但我可以确定她不知道自己不是在存钱,而是买了一份保险。”魏先生事后告诉我们,他妈妈说当时抄写时工作人员跟她说“没事的,没事的,没什么风险的,你照着抄就行”,并称回访时因信号不好而中断。
而当我们提出能否采访肖阿姨时,魏先生则委婉拒绝,他说怕再提起此事只会让她内心自责难过。魏先生表示,这次他妈妈在银行被误导,致使钱财受到了损失,以后他会告诉身边的朋友小心“被保险”,希望让更多人提高警惕。
慧择提示:综上,笔者认为,银行保险销售误导行为屡见不鲜,广大投保人应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做出反思,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