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指出,近年来,中国保险业退保、投诉、应对宏观变化较为迟缓,信用风险持续上升。处于经营低谷的保险公司不得不通过发行次级债来缓解资本压力,次级债融资规模屡创新高。
数据显示,保险公司的次级债融资规模从2009年的145亿元攀升到2012年的945亿元。其中,寿险公司发债与净资产的比例持续接近监管层50%的“红线”,如平安寿险次级债占比为43%,太保寿险占比50%。
大公认为,保险公司次级债最大的购买者为银行和其他保险公司,这会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扩张。
慧择提示:总之,笔者认为,此次大公国际资信评估公司的预测,对于偿付能力不足的保险公司来说,发行次级债只能暂时解决融资问题,最终仍需偿还,积聚的风险依然膨胀,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信用风险将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