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之后,经常能碰到“医院无药可开,院外自费购买”的困境。
那外购药械报销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了吧。
但买医疗险的时候,很多朋友会被【外购药】和【外购特药】这两个词绕晕。
仅一字之差,报销却相差几十万。
今天就来说明白,这俩词什么区别?买医疗险更看重哪一个?以及哪款产品更好?

外购药VS外购特药
简单来说,外购药包含外购特药。它们就像"水果"和"苹果"的关系!
外购特药专门针对癌症治疗,也被称作院外肿瘤特定药品,数量大约有100-200种,有清单的限制。
而外购药目前则没有这样的清单限制。

1、外购药:医院里买不到的药
大白话说,外购药是指那些在治疗中需要,但医院又没有,患者需要拿着医生的处方到外面的药店自费购买的药品。
这个范围很广,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药物。
像感冒药、抗生素、降压药... 只要是正规药店出售的治疗性药物都算。
但要满足以下条件:
有医生开具的处方
购买的是经过国家认证的正规药品
每次购买的量不超过30天的用量
2、外购特药:专门针对抗癌的“救命药”
又叫院外特药、癌症特药,是指外购药中的“高价值”药品,是专门治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昂贵特效药。
比如我们常听说的靶向药、免疫药、CAR-T等。
特别提醒:
有明确的清单,只有清单内的药品才可以报销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到指定药店购买
一句话总结就是,外购药的范围>外购特药。

外购特药,哪家保障强?
「特药」刚推出时,保险公司的药品清单大概只有六七十种。
现在,清单普遍已经扩展到超过一百种,甚至有的达到了两百多种。
那药品清单上的种类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这可不一定。
仔细研究一下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特药清单,你会发现很多药品实际上是重复计算的。
比如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厂家版本,都被算作不同药品,这样数字上就显得很多。

这几年,虽然确实增加了不少新药,但真正有效的药品种类也就一百多种,并没有太夸张。
而且,不同保险公司的药品清单90%以上都是相同的。

像上面这些用得很多的靶向药,包括奥希替尼、曲妥珠单抗、阿美替尼...
我们推荐的星相守、蓝医保(好医好药版)等百万医疗险,特药清单里都有覆盖。
每家公司的特药清单,大约只保留了十几种药品作为自己的特色选项。
这些特药的适用范围比较窄,针对的往往是一些罕见病情。
所以,我的结论是:
——选择哪一家保险公司的特药保障,其实差别都不大,大家不必过于纠结。

外购药,哪家保障强?
市场上的几个大爆款:
星相守、蓝医保好医好药版、金医保3号、尊享e生2025、众民保中高端。
都有不限院外药的保障。
我们简单从4个方面来对比一下:

1、保额
星相守、尊享e生2025、众民保中高端的保额比较高,与报销项目共享。
比如星相守,一般医疗和中轻症医疗各200万,重疾医疗400万,外购药械理论上可以达到这个额度。
保额高,即使是大病,也不用担心用药超支。
2、报销比例
这点上,蓝医保(好医好药版)更有优势。
外购药真正做到100%报销,并没有社保限制的,不存在未经过社保报销比例下降。
3、续保条件
星相守和蓝医保(好医好药版)的外购药保障,保证续保20年。
其他几款的外购药条款都是一年期,不保证续保。
4、除外条件
但星相守和蓝医保(好医好药版)的外购药有个bug。
医院里如果有能替代的仿制药,外购药是不报销的。

而金医保3号、尊享e生2025、众民保中高端就没有提及这点。
所以,这5款第一梯队的医疗险,各有优缺点。
如果你在意外购药的稳定性,选星相守或蓝医保(好医好药版)。
如果你在意外购药的灵活度,选、或。金医保3号尊享e生2025众民保中高端
当然外购药只是我们在挑选百万医疗险的标准之一!
除了外购药以外,我们还要综合考虑它的基础保障、价格、健康告知等各方面。
写在最后
最后,想提醒大家,别让理赔毁在细节上。
1、如实健康告知
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常见问题,买保险时没告诉保险公司,理赔时就可能被拒。
2、等待期不要外购药
很多产品规定保单生效90天后,才赔院外特药,等待期内买了也白搭。
3、处方要规范
理赔时,处方得有药品名称、剂量、用法、医生签字,少一样都不行。
外购药和外购特药,门道真不少,1字之差,报销就可能差十几万。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对医疗险,不要等用时才发现“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