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有个大事,大家别忘了,就是一年一度的个税汇算开始了。
如果去年底填报了对应的专项扣除。包括七项——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这些。
可以申请一下,看看能不能退笔钱。
关于填报的细节、注意事项,大家可以直接看我们之前写的这篇文章,说得很详细——年底前,这件事千万别忘!
以上部分呢,有些不符合资格,是没办法申请的。比如抚养老人、子女教育这些,不满足条件是申请不了的。
那可以额外留意一下,最近两年大力推行的抵税神器——税优健康险、个人养老金,这种买了也能用于抵税,非常适合收入比较高的朋友。
如果还没有买的,可以今年买上,这样就能用于抵一部分,当年的个税了。
每隔一段时间呢,我们都会和大家重点介绍对应的产品。
那今天赶在退税这个阶段,就再次科普下,目前可以抵税的工具,哪些比较推荐。
税优健康险
商业健康险也叫做税优健康险,一般是政府和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健康险,有保障的同时,还能享受个税减免。
其种类包括医疗险,重疾险、以及长期护理险,咱既可以为自己投保,也可以为配偶、子女或父母投保。
每人每年最高可以抵税的额度为2400元。
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具体可以抵扣多少,大家可以参考这张图。
像年收入20万的人群,算下来每年可以省480元。
目前对比下来,税优医疗险的价格与保障方面,和普通产品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个人觉得没必要折腾了。
倒是有一款护理险收益比较出色,它就是中荷的岁岁享2.0护理险。
护理险本质是健康险,就是说,确诊对应特疾,会赔付护理金。
但中荷这款特殊之处呢,是它的现金价值设计的比较高,(现金价值就是后期退保,我们能拿到手的钱。)并且可以减保,所以一般我们买来作为储蓄增值。
下面给大家演示一下它如何抵税,以及真实收益如何。
我们假设一位30岁女性,选择年交2400元,交10年,期间她的工资一直不变,始终按照税率20%来算。
那么她每年就可以抵扣480(2400*20%)元,10年累计下来可以抵扣4800元。
相当于最后实际只需要交1.92万元,实际拿到了2.5万,复利可以达到4.57%。
持有20年,账户的现金价值增则值到31994,复利达到3.27%。
随着持有的时间越长,整体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对比当下的普通增额来说,这收益率也是吊打的存在。
这里也给大家整理出,不同税率下的收益情况。
可以看到,税率越高,整体收益率越高。像税率在10%及以上的朋友,去买都还是很划算的。
由于每年最高抵税不超过2400元,所以我们建议就按照这个最低额度来购买就好了,毕竟多出的也不能抵税,同时这样压力也不大。
那至于交多久比较合适,结合增值时间以及整体收益来看,交10年是比较好的。
当然如果想持续抵税,选择交久一些也是可以的,这个看个人的实际情况。
下面再来看下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也是近两年大力推动的。也是我们总提到的抵税神器,去年也在全国推行了。
它就相当于单独开一个账户,我们存钱进去,作为我们的养老补充。
相比于税优健康险,个人养老金的抵税额度就要高很多,每人每年最高可以存1.2万。
按照个人所得税税率,划分成不同档次。
若收入达到最高档,可抵扣45%。
这样算下来,每年交1.2万,能抵税5400元,相当于自己只交了6600元,很牛。当然年收入破百万的占比较少,我只是测算参考一下。
同时,这笔钱我们还能自主选择品类再投资。
主要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存款,理财产品,养老基金以及商业养老金。
其中养老基金属于高收益与高风险类并存型,会有亏损的风险,大家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酌情购买。
而存款和商业养老金这两个是可以做到保本保息的,比较推荐。
其中养老存款的收益要比普通存款的收益高一些。以招商银行为例,五年期定存已经降至1.55%左右,个人养老金的存款还能达到2.2%。
但它存在一个劣势是,存款时长受限,最多只能存5年,等5年后,就要面临更低的利率,收益率下降,所以只适合快要退休的人群。
商业养老金呢,目前能锁定2.5%的利率,比定存要高,加上抵税,整体收益性更高,综合看下来是最合适的了。
目前也有三款优秀的产品,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第一款是中英人寿福临门A款,它是一款两全险,所谓的「生也赔,死也赔」。
如果保障期间内,不幸挂了或全残,直接给一笔赔偿,合同结束。
还有一种情况是,到期后,还生存,那也能一次拿回一笔满期金。
那我们就可以模拟,结合抵税,具体能领多少钱。
按照一位30岁女性,每年1.2万拉满,交10年,保障至55岁为例,以下是不同税率下的收益。
当税率一直维持在20%的时候,她每年可以抵税2400元,10年就是节省2.4万。
等到55岁,扣除3%的税后,可以一次性拿走183516元,IRR测算出来是3.78%。
而如果税率达到45%,最后只要交6.6万,满期后拿回18.4万,复利IRR达到4.88%,折算下来单利达到9%,这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对比当下拔尖的增额,持有25年,复利也就在2%左右,这样看是一笔不错的羊毛,值得薅!特别是收入比较高的,非常香。
这种属于是两全险,钱一次就拿回了。其余还有两款传统类型的养老金,能活多久、领多久的。
一款是阳光人寿的颐享阳光(个养版),另一款是国民养老的国民慧选节税版。
先看阳光的颐享阳光,它有保20年、保终身两个版本。
这里,我们先来看保障终身的版本。
依旧是以30岁女性,年交1.2万,交10年,并且从55岁领取。
为了对比更清晰,我们和普通版本的养老金作为对比,以供参考。这里选择的是当前比较拔尖的利安青山版1号计划一。
领取金额上由于要扣3%的税,每年只有7565元,比顶流养养老金要弱一些。
但是看整体收益的话,税率在25%及以上还是有优势的。
比如税率30%的情况下,后期复利可以达到3.5%,直接碾压普通普通养老金。
再看国民养老的国民慧选,同样的条件下,领取要比颐享阳光多一些,每年7897元,收益更高一些。
并且两款产品都是过都是注册资金过百亿的大公司出品。
其中阳光人寿成立于2007年12月,注册资本金210亿元人民币,股东背景方面,大型国企支持,还有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
国民养老,就更有来头了,2022年成立,注册资金111.5亿,其背后股东有17个,都是一些银行,证券以及国内知名实业投资企业,属于养老金第三支柱里的国家队。
看下来这两款产品是收益与公司品牌兼具的,值得我们选择。
其中国民慧选属于极致领取型,在领取后没有现金价值,领取表现更好一些,适合追求更高收益的朋友。
颐享阳光则比较稳健,可以保证领取20年,同时现价也维持20年,适合在乎身故保障的朋友。
整体看下来,只要是抵税达到20%以及上的朋友,买个人养老金还是很香的,抵税的同时,还能多存一笔养老金。
如果有养老规划提升养老品质的,还是更建议用商业养老金。
毕竟,每年只有1.2万的限额,作用相对有限;同时它在领取时间上,还有一定限制,必须得等到退休后,会受到延迟退休的影响。
所以说,对于收入比较高的群体,除了抵税工具外,也更建议大家去配置一下商业的养老金。拉高养老金替代率,防止老年后生活品质降级。
总体看下来,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税优健康险和个人养老金是个不错的羊毛。
特别是税率超过20%的朋友,一定要留意。
折合抵税的额度算下来,收益非常有诱惑力,是常规储蓄险完全达不到的,就当是强制储蓄了。
若去年错过了,也没关系,在今年买上,往后即可抵税了。
当然已经买过税优健康险、个人养老金的朋友,不要忘记进行个税汇算清缴。具体操作步骤可以看下图。
首先,打开个税APP,找到年度汇算里商业健康险,点击新增,手动添加信息。
同样个人养老金点击个税APP底下【办&查】,点击个人养老金扣除,进入填写相关信息,进行申报。
完成后,进行年度汇算的时候就能看到其他扣除项目那栏里,对应的抵扣金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