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不统一的费用标准,不仅使得消费者乃至财务专业人士对各家公司交强险经营的真实情况难以比较,也为保险公司虚增费用埋下了隐患。
年交强险经营总费用达277亿
交强险逐年亏损且亏损额不断扩大已成保险行业的共识,而成本高则被认为是导致交强险亏损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讲,车险成本通常指两块:一是赔付成本,即赔款赔了多少钱;二是经营费用。在赔付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经营费用的高低就成为交强险盈利的关键。
据中国保险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36家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2011年共承保机动车1.14亿辆次,保险责任已到期的保费914亿元,保险责任未到期的保费增加69亿元,赔付成本749亿元,赔付率比2010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经营费用277亿元(含营业税55亿元,救助基金20亿元),费用率比2010年降低0.2个百分点至30.4%。
具体到各家公司,经营费用与保费收入的比值究竟有多高?记者为此专门统计了一下各家保险公司经营费用与交强险保费收入的比重,其中人保、平安、太保老三家财险公司的比值较低,人保财险为25.17%、平安产险为26.35%、太保产险为26.01%。部分中型保险公司交强险经营费用与其保费的比重超过了40%,如民安保险为40.94%、华农保险53.93%,信达财险54.28%。此外,部分新成立的公司在这方面的数值比较高,如众诚汽车保险的经营费用与保费之比约350%。业内人士表示,新公司占比较高主要是因为业务规模还没做起来,但人员等前期费用却要投入,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该占比将大幅度降低。某险企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交强险经营费用与交强险保费比重应该要控制在30%以下,如果这个比值到30%乃至40%或者是更高的水平,保险公司很难不亏损。
最多者费用明细多达43项
记者查询各保险公司的交强险审计报告了解到,交强险的经营费用由专属费用和共同费用组成。根据2006年中国保监会发布的 《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所谓专属费用是指专门为某一归属对象发生的,能够全部归属于该归属对象的费用,比如交强险的手续费等;而共同费用是指不是专门为某一归属对象发生的,不能全部归属于该归属对象的费用,比如人员薪酬、分摊的场地租赁费等。
据了解,交强险专属费用主要包括手续费、营业税金及附加、保险保障基金、交强险救助基金这四个主要的类别,而共同费用则主要包括人力成本、资产占用费以及其他营业费用这三个主要的类别。不过,以上所说的只是“基本配置”,具体到36家经营交强险业务的公司来说,其经营费用中包含的名目可谓五花八门:除上述基本配置外,还有诸如车船使用费、公杂费、差旅费、会议费、电子设备运转费、邮电印刷费、其他税费、租赁及物业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移动电话费等。
不仅如此,像“绿化费”、“防预费”、“堤围防护费”等这些看起来与交强险没有多大关联的项目也出现在了保险公司的交强险经营费用中。如安邦财险、浙商财险等保险公司交强险经营费用项目中出现了绿化费科目;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交强险经营费用中列明了“取暖降温费”3.2万元、移动电话费2.3万元;又如鼎和财险在交强险经营费用中列明了董事会费0.11万元,众诚汽车保险公司在经营费用中列明了“堤围防护费”0.2万元。永诚保险在交强险经营费用中列明了 “投资费用”218万元、“咨询费”161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保险公司的专属费用中都涵盖着与共同费用同样的费用项目。比如:以永诚保险为例,其在“专属费用”中列出了142万元的“专属会议费”;103万元的“专属差旅费”……,又在“共同费用”一栏中列支了478万元的“会议费”;364万元的“差旅费”……
“如何证明上述差旅费和会议费等是专门为交强险而产生的,这是个问题。”一位保险人士如此表示。
记者统计发现,部分公司的费用项目多达40多项,如安邦财险的经营费用项目达43项,是所有财险公司中列支费用名目最多的公司;数量排名第二是浙商财险,名目达39项之多;鼎和财险经营费用项目达38项;永诚财险亦有33项之多。最少的阳光财险费用科目却只有9项。
相比于部分公司高达30个会计科目的经营费用项目,“老三家”财险公司的经营费用会计科目似乎要少一些,如人保财险仅12项、太保产险仅有13项。
以人保财险为例,该公司的经营费用中只列明了手续费、营业税金及附加、保障基金、救助基金、资产减值损失、人力资源费用、资产占用费、办公及差旅费、业务推广及宣传费、外部监管费及税费、折旧摊销及租金、其他行政管理费用合计12个会计科目。
“并不能简单说费用名目少就好,多就不好”,一位保险人士告诉记者,保险公司管理和核算水平不同,费用的细分程度就会不同,费用认定结果也会不同。公司的基础管理越细化,费用记录的相关信息越充分,该费用越有可能直接认定为专属费用,因而越有可能减少需要分摊的共同费用的项目,从而越有可能增加费用分摊的准确性。
某大学一位从事保险会计教学的老师表示,公司费用科目有多有少,并不能说明费用科目少的保险公司就没有分摊这些费用,可能只是部分公司没有列得很明确而已,也有可能有的公司就列一个总项,将某些小项涵盖在里面了,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罢了。同一科目费用分摊差距大
事实上,保险公司在申请开办交强险业务时,需要向保监会报备该公司费用分摊实施办法,这些具体的实施办法主要是根据保监会颁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业务单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等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制定的。在各家公司的相关审计报告中,也都表明是以相关报备的分摊标准进行的。
实际操作时,“各家公司在经营费用项目上差异巨大,难免会引起大家对账目真实性的疑问。”一位保险人士如此表示。
记者发现,即便两家保费规模差不多的公司,在经营费用上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以安邦财险和天安财险两家公司为例,安邦财险去年交强险的保费收入为21.6亿元,而天安财险去年交强险的保费收入为21.75亿元;其经营费用这一项上,安邦财险的经营费用为6.01亿元,而天安财险的经营费用却有7.62亿元。
上述会计老师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保费水平相当、经营区域、经营范围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某个保险公司的交强险经营费用过高,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方面可能有一些问题,另一种费用高的公司可能将一些经营费用过多地分摊到了交强险中。根据现在已有公开的资料,表面上看只能判断出保险公司有哪些项目分摊到了交强险中,并不能判定某个会计科目,在交强险中是分摊了五成、三成还是多少,对于保险公司怎么来分摊的费用和分摊的比例外界是没法知道的。该老师认为,通过比较是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的。
如果以单个会计科目来看,两家规模接近的公司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永安保险去年的交强险保费收入为18.6亿元,天平汽车保险的交强险保费收入为16.02亿元,而在印刷费这个会计科目上,永安保险分摊了530万元,天平汽车保险公司分摊了1134万元,两家公司相差一倍多。再如邮电费这个会计科目,民安财险去年的交强险保费为5.3亿元,浙商保险去年的交强险保费收入5亿,两家公司保费规模差不多,但其邮电费却是相差巨大的。民安财险的邮电费为296万元,而浙商财险的邮电费却只有83万元,两者相差3.56倍。
业界称难统一费用项目
既然保险公司交强险报告都向保监会报备了,大多数公司的交强险报告也经过了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是否就真的意味着这些分摊标准没问题呢?据悉,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保险公司交强险报告时,其主要看的就是保险公司有没有按照此前向保监会报备的费用分摊办法来进行分摊,并不会看保险公司这种费用分摊方式是否合理。对于交强险报告的审计情况,上述会计老师表示,如果审计机构出来说保险公司某个费用多摊了、或者少摊的情况,在中国这样的审计机构比较少见。
某险企精算人士张女士在与记者交流时认为,从保险原理上来讲,确确实实是因为经营这个险种而产生的费用才能归集到这个险种的费用项下,一些不太常见的会计科目,也都算到经营费用里面,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保险公司只要是能和交强险沾上“边”的费用都算到交强险里面去了,也不能说保险公司这样做有错或者违法,只能说有点牵强。
面对保险公司交强险经营费用会计科目不统一、费用分摊不统一的现象,张女士认为,现在保险公司交强险报告都已经向保监会报备过,而且也经过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大问题的。至于是否需要统一会计科目、统一费用分摊标准的问题,她认为,由于各家公司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是没有办法来统一这些问题的。
上述会计老师也认为,由于各家公司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交强险在其各个业务上的占比也不一样,所以是很难做到统一标准的。
慧择提示:同一险种各大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利益或者竞争关系考虑,每个公司的交强险的涉及的范围不一样,有范围广的很多时候车子出了事,都算在交强险的理赔范围,交强险它没有明确的赔付条件。这是交强险市场混乱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