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60年来罕见的持续低温阴雪天气,令甘肃设施农业在春节前就已经损失八亿元。2007年全省大规模开展的能繁母猪饲养也遭遇灾害,大约1200头母猪因冻害死亡。但幸运的是,近67万头能繁母猪饲养项目都由政府投资推动购买保险,目前保险公司已经给受灾农户赔偿120万元左右。养猪户借此得以顺利度过生产难关。
近67万头的能繁母猪项目能够安然应对这次空前的持续低温阴雪灾害,农业保险功不可没。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设施农业要提高应灾能力,农业保险不可少。但也有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农业保险还需政府"推"着走。灾后农民思保险
就在春节前,随着雨雪冰冻天气横扫大半个中国,甘肃河西走廊等许多地方最低气温下降到-20℃至-30℃,不少地方还突破有气象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眼看着这些番瓜春节前就能上市了,可没想到遇上这么长这么冷的阴雪天,一棚菜全冻没了,一斤都没卖。"带记者走进自家的蔬菜大棚,看着冻蔫了的番瓜,兰州市榆中县三角城乡周前村农民陈德俊眼睛湿润了。
持续低温降雪天气令甘肃设施农业损失惨重。甘肃农牧厅的统计显示,截至春节前,持续阴雪天气和低温冻害令甘肃农业损失达八亿元,其中设施瓜菜受损尤为严重,甘肃全省约35万亩设施瓜菜受灾,占甘肃设施瓜菜总面积的39%。目前,在政府的帮助下,受灾农民已开始恢复生产。但不少农民却遭遇资金困难。陈德俊告诉记者,农民的本钱大都是一年滚一年,这一茬冻完了,下一茬的本钱就没了。
为压缩耕地,治理生态,在甘肃武威市,去年大量农户贷款建起了数万座大棚。据了解,这些菜农里的"新兵"对灾害的承受能力较弱,今年突然遭遇冻害,恢复生产更加困难。
此时,一些农民开始想到保险。周前村村民何礼颜就不无遗憾地说:"如果有农业保险就好了,多少赔一些,能让我们缓过劲来就行。"去年,何礼颜曾找人打听,想给大棚蔬菜买份保险,但当地保险公司却没有相应的保险业务,让他遗憾不已。积极抗灾却有劲使不出
在这场低温冰雪灾害中,甘肃保险业积极应对。甘肃保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13日,甘肃农业保险已付赔款120.1万元,但几乎全部是针对冻死的能繁母猪。设施农业遭受的损失最大,高达数亿元,却几乎没有获得任何保险赔付。
面对农业遭受的巨大灾害,农业保险就像被捆住手脚,有劲使不出。甘肃保监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副处长张倍源说,其实,就连针对冻死的能繁母猪的120余万元赔款也是额外的照顾,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来说能繁母猪冻死并不在保险公司的赔付范围之内。从全国来看,中国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农业保险仅赔付4000多万元,绝大部分是针对能繁母猪的。相对于这场冰雪灾害给我国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同样微乎其微。
大灾面前,农业保险缘何有劲使不出,针对种养业的农业保险在许多省份缘何迟迟无法"保"起来?
记者了解到,这虽然与许多农民收入不高,保险意识不强有关,但关键因素还在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农业保险必须是针对某一行业,在大范围内长期开展,针对一家一户的农业保险是没有出路的。
张倍源说,一方面,让保险公司直接面对千家万户,成本太高,而农业灾害常常是大面积发生,保险公司无法查勘理赔;另一方面,如果多灾地区的农户投保,灾害少的地区农户不投保,保险公司必将长期亏损,无法支撑下去,因为农业保险的实质就是将未受灾地区的保费拿来救济受灾地区的。
因此,虽然有部分农民想为农业投保,保险公司也有发展农业保险的意愿,但没有一个良好的衔接纽带,农业保险仍无法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政府强力"推手"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现实,保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为农业系上"保险带",提升农业应对灾害的能力,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推动。
能繁母猪保险就是最好的例证。从2007年开始,甘肃省为全省近67万头能繁母猪投保,每头能繁母猪缴纳保费60元,一旦因瘟疫等原因死亡,每头赔付1000元。保费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48元,农民自掏12元。
这一政策受到能繁母猪养殖户和企业的普遍欢迎。保险部门的主动理赔,大大减轻了养殖户和企业的损失,确保了养殖户和企业不致因灾一蹶不起,丧失再生产的能力。
甘肃保监局工作人员刘永宏说,随着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增多,投入增大,风险增加,一旦遭灾,农民损失较大,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相应增加,农业保险的发展步伐必须加快。
而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得靠政府来推动和扶持。一方面,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民收入还比较低,保险意识不高,不愿或拿不出高额的保费,需要国家进行一定补贴来引导;另一方面,我国自然灾害多,农业又比较脆弱,保险赔付率较高,尤其遭遇大灾,保险公司难以承受巨额赔偿,这时又需要国家对保险行业进行扶持。
保险业内人士还认为,国家应设立相应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并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配合,推动农业保险发展。此外,还可尝试从救灾资金中,提前拿出一部分,用于农业保险补贴,增加救灾款的筹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