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在不生孩子这件事上,作为大城市的上海,也一度遥遥领先。
前几天,上海卫健委官网公布了生育率情况,2023年上海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只有0.6。
这个数有多夸张呢?
隔壁韩国,作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现在也好歹还有0.8。
其实,多个0.1,还是少个0.2,对整个超低生育率的大环境,影响都不大。
因为想要维持人口世代更替,我们需要达到的总和生育率,是2.1!
现在的水平,只有正常水准的30%。
毋庸置疑,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极低生育率时代。
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了!
中国总和生育率1990年还有2左右,到了2010年,就只有1.5左右了。
2020年跌破1.3,直到去年2023年,降至约1.02。
从上海的0.6来看,生育率跟经济发展水平,是呈负相关的。
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越高,它所对应的生育率就会越低。
这一点,在上海各区的经济水平和总和生育率数据上,也得到了佐证。
像黄埔、静安这种绝对的市中心,总和生育率才0.42左右。
上海这个0.6的平均值,还是靠的青浦、松江这类郊区拉上来的。
超低的生育率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发展的必然规律。
放眼全世界,各国的生育率,都在猛降。
人们不愿意生孩子了,既有经济的重压,也有着生育观念的转变。
极低生育率对中国所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这不是我们今天文章的想讨论的问题。
我们来聊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
如果不生小孩,也就是选择“丁克”,老了后,该如何应对养老问题?
我发现,网上大家对于丁克的态度,都不甚友好。
甚至是一些选择丁克的人群,都抱着一种,“年轻时享了没生小孩的福,老了就甘愿吃没有小孩的苦。”
为什么一定要吃苦呢?
这里,我直接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即使选择成为丁克,也并不会像网上说的那样,就一定会过得很惨。
只要规划得当,依然会获得非常美好的晚年生活。
丁克思潮的兴起,本来就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而经济发展,必然会带动更多养老产业的发展。
随着丁克的群体增多,专门为丁克提供的养老服务,也会越来越全面、高效。
试想一下,假如只有一个人不生孩子,他的晚年可能确实不好说;
而如果有一堆人都不生孩子的话,这群体的晚年,还有啥可愁的呢?
在当今社会,只要有了需求,就一定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比如,这几年很火的宠物殡葬。
宠物主人在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想要给“毛孩子”一个更为体面的葬礼,宠物殡葬师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了。
所以,对于丁克的晚年,我的态度很明确,只要规划合理,未来肯定什么苦都不用吃。
在舆论场上,对于丁克晚年要吃的苦,大致有三个看法。
第一个点,丁克晚年会因为没钱,吃大苦头。
有人认为,如果你有子女,等你老了,每月还能拿个一千、两千的给你,你至少不会饿死。
丁克的话,属实是孤立无援了。
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养老的钱,不可以自己准备呢?
对丁克来说,钱的问题,是最为简单的问题。
因为不生孩子,真的能省下很多钱。
在中国,生小孩到底要花多少钱?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有机构做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
上海这次又遥遥领先。
把一个孩子,从0岁养育到17岁,平均要花100万。
要知道,这还仅仅是养到成年的情况。
后面读大学、婚嫁、买房等等,都还没有统计。
这样算下来,想要有质量的赡养一个小孩,花个2、3百万,是非常普遍的情况。
所以,每个选择成为丁克的群体,都可谓是在养老金的本金层面,赢在了起跑线。
光有钱还不行,还要找到合理的养老金配置方案。
当下,最简单、便捷、安全的方式,就是买下一款能够终身锁定利率的商业养老金。
毕竟,不管是丁克还是有子女的家庭,想要更为稳妥的养老,靠的一定是充足的现金流,活多久领多久。
以一位40岁的丁克女性举例,每年交20万,缴10年,总保费200万,60岁的时候,每月就能领到18.3万,折合每月能领到手1万5千多。
说实话,对于丁克群体来说,如果是用200万现金,并不一定能解决他们对于养老金的焦虑。
把现金放手里,一月花一万,也才能用16年左右,就会花光。16年以后呢?
而如果把这笔钱,转化为终身现金流,每月领到手1万5,养老的底气,就会充足很多了!
第二个点,丁克如何解决赡养问题呢?
现在主流的养老模式,还是居家养老。
跟着子女一起生活,由子女来赡养自己。
对于丁克群体来说,一直居家养老,就不太现实。
如果没有子女,老两口的晚年生活仅靠自己,会开始日益艰难起来。
佝偻的腰适应不了过高的灶台;蹲在马桶上就很难起身等等。
由于在家里生活的种种不便,且无人照料照料。
对于丁克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去机构养老。
注意,这个养老机构,并不是说去普通的养老院,而是选择到高端的养老社区。
针对“丁克”群体,高端养老社区,有着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标准”。
对于养老来说,标准化可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年轻人可能在生活中,并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环境。
但是对于选择丁克的老人来说,标准化尤为重要。
高端的养老社区,你能获得的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
你每天都会吃到啥?护工要为你服务到什么标准?你的检查要经过多少步骤?
以上种种,都是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
比如说护理这件事情,有每层楼都会有医生、药剂师、营养师、康复师和护工。
失能到了哪个程度,每天要完成哪些护理步骤,有标准化的流程。
每个人负责一个环节,彼此之间互相监督,加上还能安装监控,完全可以规避被低素质的护工虐待的情况。
而在一家普通的养老院,你所遭遇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你很难知道照料自己的护工是否专业。
是专业的护工,还是某个务农了一辈子,没有照料经验的农村阿姨?
你同样不知道自己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医疗服务,是不是给个体温计,喝杯板蓝根就完事了。
我想到一个很好的类比,就很像你去景区旅游,遇见一个古镇,发现一堆当地特产小吃,它们看起来是非常难吃。
这时候,你发现隔壁有一个肯德基,那么,你将毫不犹豫选择肯德基。毕竟,全中国的肯德基都是一个味道。
养老机构这件事,可不简单是下馆子吃饭这么简单,背后关乎于我们的晚年的生活质量,一定得慎重。
内容全是干货,大家可以收藏一下,有需求的时候拿出来看。
第三个问题,也是很多人对“丁克”安全感,最为担忧的问题。
作为丁克,如何确保自己晚年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商业养老金能够解决我们养老现金流的问题,养老社区能够解决我们老后照料的问题,而如何去解决生活中的其他小事大事,更为重要。
小到去银行取钱、给宠物看病,大到变卖房产、手术签字、甚至是处理死亡。
一个人,不管人年轻时有多独立,老了总需要外界的帮助。
必须有一个负责监护自己的“人”存在。
对大部分家庭而言,子女天然就是这个人选。
而作为丁克,没有子女,这是最大的难题。
好在,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制度,解决这个问题。
(《淑女的品格》剧照)
简单来说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找到一个指定监护人。
意思就是,你可以找一个信任的人,和他签订监护协议。
在协议里就和他约定好,未来养老的各种事宜,最后再经过公证处公证。
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不管是日常跑腿,还是赔你看病手术、处理后事,都可以全权委托于他。
这种指定监护人的形式,大家应该从这个新闻上看到过。
上海的一位独居老人,将300万房产赠与了家附近的水果摊主。
但是这个问题比较难的是,你真的不一定能找到一个这样足够托付后半辈子的晚辈。
我们这一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也不爱走亲戚。
等老了,很难找到至亲的子女去承担这个监护人的角色,也挺难去找到一个足够承担这一切责任,品行过硬的“陌生人”。
所以,如果找不到这个值得托付的人,你还可以考虑下面这个方法。
第二种方案,找到一个专业的监护机构。
目前全国有2家民政部认可的,提供监护服务的机构。
分别是上海尽善社会监护服务中心,和广州和谐社会监护服务中心。
这类监护机构,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监护人的“机构化”、“专业化”形态。
比起“意定监护”,找到专业的监护机构会更为靠谱。
因为丁克群体和机构之间,是没有利害关系的。
而且相比个人,监护机构不存在监护人,反而死在老人之前的健康风险。
他们有充足的人力,以及具备处理各项事务的专业知识和渠道。
当一个丁克家庭,选择专业的监护中心作为监护人后,委托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列出需求清单。
包括家政的次数、护理的服务内容、常去的医院、信任的医生等等。
监护机构会按照委托人列出的清单,来匹配合适的服务方案。
监护服务中心的服务,你也不用担心,这方面主要由公证处进行监督。
在产生服务后,中心会定期向公证处报送情况。
这里,我们必须要格外强调的是,不管是“监护人”、还是“监护服务中心”,他们的形态都并不是简单的护工,照料者。
(不排除有些意向监护人,就是老人的护工本人)
他们更多的,是承担一个监督人、决策人的角色,以确保丁克的晚年生活能够正常进行。
丁克晚年需要的照料,最好还是找到满意的养老社区,更为妥当。
以上三个方面,我认为就大概把丁克养老的困境,以及解决办法都讲清楚了。
当下,丁克的困境,已经扩大化到多数老人身上。
在超低生育率的局面下,所有人的养老需求,都或多或少被放大了。
有小孩的人,在延迟退休的背景下,也同样需要充足的养老金。
少子化的时代,老人更需要养老机构的照料。
很多保障也需要有人去监督,有些不靠谱的子女所做到的,真不一定有机构好。
我时常觉得,我们这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都有点“被丁克”的意味在。
我前几天和编辑部的朋友讨论,发现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
大家都表示,自己未来虽说不一定都待在上海,但一致表示,万万不可能回老家的。
对于老家的父母来说,如何解决好养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反而会觉得,某种程度上,丁克群体未来的养老生活,会更为优渥。
原因就在于,他们早早就开始布局自己的的养老需求,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利好养老的机构,将助力他们解决养老问题。
局面可能是这样的。
丁克群体,在60岁之前,就早早做好了自己的养老规划;
而大多数普通人的60岁,还在给娃带孙子,对于养老,一点打算都没有。
但事情的吊诡是,偏偏在网上,多是后者这样的群体,在疯狂嘲笑前者。
也不知道哪来的底气。
(电视剧《天道》)
我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还是看到了不少人对丁克群体的不理解,更有很多不友好的声音。
对此,我的感觉是大可不必。
社会形态的多元化,本质上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
人不用美化自己没有选择的那条道路,但是也无须恐惧那条未知的道路。
我们可以拥抱任何生活方式,只要不妨碍旁人,不违法乱纪。
前提是做好准备,当然甚至是不做好准备也可以,只要能承担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丁克与非丁克之间的悲欢,当然并不相通,但绝对不该是对立的关系。
(《坡道上的家》剧照)
丁克群体,应该去感谢孩子多的家庭,毕竟在社保现收现付制下,丁克未来的高额退休金,就是这些孩子们在缴纳的!
孩子多的家庭也要感谢不生孩子的群体,就是因为丁克不生,你的小孩才能避免卷生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