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上市保险公司今年一季报显示,各保险公司满期给付大幅增加,保险业已经迎来了第二轮分红险的兑付高峰,兑付高峰将会对保险公司造成怎样的影响?今年投资形势不利,退保较为严峻,非正常退保又将对保险业带来怎样的冲击?
满期给付或超百亿
目前,保险业已经迎来了第二轮分红险的兑付高峰,2002年销售的10年期分红险产品和2007年销售的5年期分红险产品在今年将陆续实现满期给付。早在2002年,分红险的规模迅速膨胀,10年期分红险产品销售量猛增;时至2007年,5年期的趸交型投资型保险也再次井喷。
据上市保险公司今年一季报显示,由于应付满期给付增加,中国人寿(601628,股吧)今年一季度应付赔款金额为164亿元,较去年末增加了37.3%;新华人寿今年一季度应付赔款金额为6.6亿元,较去年末增加了32.3%。
其实在2007年,我国保险业曾出现过第一轮分红险的兑付高峰,各保险公司在2002年销售的5年期分红险大量满期。相关统计显示,由于应付满期给付增加,2007年全年中国人寿赔付支出694.06亿元,同比增加184.72%;中国平安(601318,股吧)赔付支出269.98亿元,同比增加49%;中国太保(601601,股吧)赔付支出202.34亿元,同比增加31.9%。
“目前分红险在我国寿险市场占比高达70%至80%,今年到期的2007年出售的5年期分红险产品给付数额完全有可能上百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称,第二轮分红险兑付高峰主要是考验保险公司的现金流,一般来说,保险公司都会恰逢分红险满期给付之际推出经过改良后的新产品,对旧产品进行替代置换,以期留住这些到期的资金,但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不好,分红水平不高,消费者的资金同样较为紧张,使得新产品的替换力有所下降,带给保险公司更大的现金流压力。
退保空前受压
“其实分红险正常满期给付的额度,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这些部分的款项早在发售产品时,都有过详细的精算和精确的现金流安排,而压力关键是来自于目前非正常退保的上升和新单的下降。”郝演苏提出。
据上市公司去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太保退保金额95.88亿元,同比增加113.6%;新华保险(601336,股吧)退保金融150.47亿元,同比增加95.16%;中国人寿退保金额365.27亿元,同比增加42.1%;中国平安退保金融44.07亿元,同比增加15.5%。
而今年保险行业处在业务增速减慢、投资收益下跌、经营效益下降的局面,使得分红险产品的分红水平一路下滑,诱发了更加严重的非正常退保问题。据上市保险公司今年的一季报显示,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今年一季度退保金额为32.02亿元,同比增长95.9%;新华人寿退保金额为47.41亿元,同比增加56.4%;中国人寿退保金额为99.16亿元,同比增长21.8%;中国平安退保金额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9.8%。银保渠道销售的3、5年期趸交型分红险短期产品,是退保集中的重灾区,约占80%。
另据一研究样本中22家中资寿险公司和23家外资寿险公司去年的经营数据显示,这45家寿险公司去年的退保金额同比增长71%,然而,这45家寿险公司去年的保费仅同比增长了6.8%,直接导致很多保险公司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退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销售误导是最主要的原因,当消费者发现产品的真相之后要求退保;投资收益率持续下滑,使得分红水平较低,消费者不满意,也可能会要求退保;还有就是会出现一些消费者无力再继续支付保费,因而要求退保。”谈到退保原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分析。
“此外,今年的经济形势会使得很多消费者流动性紧张而回收资金,使得退保率上升。”郝演苏称,但退保与否主要还要看销售分红险时营销员对产品的解说,如果其对分红险的宣传是重在保障功能而不是投资效益的,退保情况则会好得多。
关注保障型险种
为有效应对分红险的非正常退保和第二轮兑付高峰,自年初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在2012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突出风险防范重点,维护保险市场安全稳健运行,着重防范退保风险、资本金不足和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风险。各地保监局也积极督促保险公司加强销售管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全面推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并且要求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监测,确保保障资金到位,提升风险处置能力。
“保险公司应该创新保险产品研发工作,积极开发符合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分红险产品。”王稳认为,保险公司应更多地关注长期期缴、保障型的分红险产品,而不是重在追求其投资收益,同时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推高分红险的收益率和分红水平;此外,保险公司还应该加强产品的周期性管理,有效应对宏观经济的波动。
【慧择提示】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专家提示保险公司还需要做好充分的财务准备。“一方面,保险公司应当积极开发新单,补充现金流,应当收缩长期固定投资,更多地投资于银行存款等短期理财产品,以保持充裕的现金流。”郝演苏建议称,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还应该开发创新产品,在分红险满期给付之际对旧产品进行替代置换,以留住到期的资金。
满期给付或超百亿
目前,保险业已经迎来了第二轮分红险的兑付高峰,2002年销售的10年期分红险产品和2007年销售的5年期分红险产品在今年将陆续实现满期给付。早在2002年,分红险的规模迅速膨胀,10年期分红险产品销售量猛增;时至2007年,5年期的趸交型投资型保险也再次井喷。
据上市保险公司今年一季报显示,由于应付满期给付增加,中国人寿(601628,股吧)今年一季度应付赔款金额为164亿元,较去年末增加了37.3%;新华人寿今年一季度应付赔款金额为6.6亿元,较去年末增加了32.3%。
其实在2007年,我国保险业曾出现过第一轮分红险的兑付高峰,各保险公司在2002年销售的5年期分红险大量满期。相关统计显示,由于应付满期给付增加,2007年全年中国人寿赔付支出694.06亿元,同比增加184.72%;中国平安(601318,股吧)赔付支出269.98亿元,同比增加49%;中国太保(601601,股吧)赔付支出202.34亿元,同比增加31.9%。
“目前分红险在我国寿险市场占比高达70%至80%,今年到期的2007年出售的5年期分红险产品给付数额完全有可能上百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称,第二轮分红险兑付高峰主要是考验保险公司的现金流,一般来说,保险公司都会恰逢分红险满期给付之际推出经过改良后的新产品,对旧产品进行替代置换,以期留住这些到期的资金,但由于目前经济形势不好,分红水平不高,消费者的资金同样较为紧张,使得新产品的替换力有所下降,带给保险公司更大的现金流压力。
退保空前受压
“其实分红险正常满期给付的额度,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这些部分的款项早在发售产品时,都有过详细的精算和精确的现金流安排,而压力关键是来自于目前非正常退保的上升和新单的下降。”郝演苏提出。
据上市公司去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太保退保金额95.88亿元,同比增加113.6%;新华保险(601336,股吧)退保金融150.47亿元,同比增加95.16%;中国人寿退保金额365.27亿元,同比增加42.1%;中国平安退保金融44.07亿元,同比增加15.5%。
而今年保险行业处在业务增速减慢、投资收益下跌、经营效益下降的局面,使得分红险产品的分红水平一路下滑,诱发了更加严重的非正常退保问题。据上市保险公司今年的一季报显示,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今年一季度退保金额为32.02亿元,同比增长95.9%;新华人寿退保金额为47.41亿元,同比增加56.4%;中国人寿退保金额为99.16亿元,同比增长21.8%;中国平安退保金额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9.8%。银保渠道销售的3、5年期趸交型分红险短期产品,是退保集中的重灾区,约占80%。
另据一研究样本中22家中资寿险公司和23家外资寿险公司去年的经营数据显示,这45家寿险公司去年的退保金额同比增长71%,然而,这45家寿险公司去年的保费仅同比增长了6.8%,直接导致很多保险公司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退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销售误导是最主要的原因,当消费者发现产品的真相之后要求退保;投资收益率持续下滑,使得分红水平较低,消费者不满意,也可能会要求退保;还有就是会出现一些消费者无力再继续支付保费,因而要求退保。”谈到退保原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分析。
“此外,今年的经济形势会使得很多消费者流动性紧张而回收资金,使得退保率上升。”郝演苏称,但退保与否主要还要看销售分红险时营销员对产品的解说,如果其对分红险的宣传是重在保障功能而不是投资效益的,退保情况则会好得多。
关注保障型险种
为有效应对分红险的非正常退保和第二轮兑付高峰,自年初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在2012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突出风险防范重点,维护保险市场安全稳健运行,着重防范退保风险、资本金不足和偿付能力不达标的风险。各地保监局也积极督促保险公司加强销售管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全面推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并且要求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监测,确保保障资金到位,提升风险处置能力。
“保险公司应该创新保险产品研发工作,积极开发符合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分红险产品。”王稳认为,保险公司应更多地关注长期期缴、保障型的分红险产品,而不是重在追求其投资收益,同时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加强风险管理,推高分红险的收益率和分红水平;此外,保险公司还应该加强产品的周期性管理,有效应对宏观经济的波动。
【慧择提示】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专家提示保险公司还需要做好充分的财务准备。“一方面,保险公司应当积极开发新单,补充现金流,应当收缩长期固定投资,更多地投资于银行存款等短期理财产品,以保持充裕的现金流。”郝演苏建议称,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还应该开发创新产品,在分红险满期给付之际对旧产品进行替代置换,以留住到期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