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寿险业的快速扩张发展,保险营销员制度在其间功不可没,然而,新的形势下,人海战术、营销员素质良莠不齐、销售误导、低素质低产能……营销员体制的弊端日渐突出,这一制度的不可持续性逐渐暴露。
“广增员、高脱落、低素质、低产能。”保监会措辞严厉地指出保险行业步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2011年,受到监管银保新政、银行理财产品挤压、银行揽储压力等因素影响,银保渠道遭遇重创,寿险公司严重倚赖的银保渠道保费收入急剧萎缩,在此背景下,寿险公司于是纷纷加码个险渠道,增员需求更为急切。然而,此前粗放式增员已经不再适合转型之下的寿险业扩张,增员难问题更加突出。
改变恶性循环的“怪圈”,保监会将选择在局部地区进行力度较大的营销员改革试点,新增营销员有望由行业惯例的“代理制”转为“员工制”。
未来,300万营销员出路在哪?营销员体制改革的出路何在?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保险业内人士,都在这一历史阶段,做出各自的思考和探索。
慧择提示:寿险公司严重倚赖的银保渠道保费收入急剧萎缩,在此背景下,寿险公司于是纷纷加码个险渠道,增员需求更为急切。然而,此前粗放式增员已经不再适合转型之下的寿险业扩张,增员难问题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