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保险投资人士认为,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基建项目数量增加为保险资金投资提供了更多选择。但面临银行在提供担保时不再如去年积极、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隐患等问题,寻获兼具安全与收益项目的难度加大。
去年以来,包括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的资产管理公司都储备了为数不少的债权计划。粗略统计,今年迄今至少已有4单债权计划获批并进入募集阶段。
如,今年3月,太平资产-南水北调工程第三期债权投资计划获保监会备案核准,总规模400亿元。华泰资产发起设立的华泰晋煤能源项目债权投资计划3.15日设立,募资26亿元,投资于山西晋煤集团旗下煤炭项目。人保资产也有一些项目获得保监会批复。
在多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负责人看来,基础项目扎堆获批,首先需要警惕地方融资平台风险。
此外,一位大型资产管理公司风险控制部负责人还说,不少偿债主体由其母公司提供担保,这种担保的有效性让人怀疑。他认为,要主要寻找那些背景实力雄厚、银行愿意提供担保的项目,“要认真考察资金安全性、投资收益比等综合因素。”
一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债权计划负责人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有进一步放松的趋势。债权投资计划的投资策略,是在目前尽可能争取收益水平相对固定的交易结构安排。
2010年底开始,在存贷比考核下,银行对很多具有吸引力的基础设施贷款项目“无资可贷”,为了分得一杯羹,银行会引入保险资金,通过收取担保费获得收益。
“有时,我们会对一些资质不错的贷款客户说,为什么不去找找保险资金呢?”一家大型股份行大客户部相关负责人说。
这是稳赚且乐意的买卖。银行通过担保形式获取担保金,不占用贷款额度,且有一笔额外的中间收入。保险资金有了银行信用担保,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积极性会更高。
这种情况下进入的保险资金有相当的议价权,不少产品收益率甚至明显高于同期债券收益率,甚至达7%。
【慧择提示】据悉,今年情况有所变化。贷款需求下降,对于资信良好的项目,银行不再乐意引入保险资金,而愿意直接放贷。至少两家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寻找具有银行担保的项目比去年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