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资产负债管理实际操作面临复杂的情况,涉及的内外部因素很多,总会出现制度和流程规定不到的地方。因此保险公司应通过精细化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更高水平的投研分析能力,来获取稳定的增长。
针对复杂利率环境和市场竞争加剧形势下,保险业的投资收益波动加大与负债成本刚性的矛盾,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的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要求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分别制定能力评估规则和量化评估规则,从长期经济价值、中期盈利能力、短期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底线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和管理能力,依据评估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建立产品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认为,此项制度的推行将有利于保险业回归保险本源,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尤其对于“短债长投”的个别激进公司,制度的“奖优惩劣”将会显现,从而在“偿二代”之后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经营,鼓励通过长期保障型产品拉长负债久期,同时进一步限制投资端的激进行为,防范个别公司的流动性风险以及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当前,粗放式的资产负债管理将难以为继,保险公司应通过精细化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更高水平的投研分析能力,来获取稳定的增长。”安永精算与风险管理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产品设计上,不同的产品形态受低利率影响程度也不同,寿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三差”,死差、费差、利差。当利率下降,利差可能带来利差损,死差和费差也很可能随着利率下降都降低甚至为零。所以保险公司应当更加注重承保利润,在负债端应开发一些产品,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
一位险企资管人士建议,未来可以逐步调低产品的保障利率,开发公司与客户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保障产品,如投连型两全保险及年金产品;根据保费来源量身定制保险产品,提升趸缴保费业务占比;加强保障型寿险及健康险产品开发;积极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开发费率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对于险资投资应对策略,上述险企资管人士指出,可增加固定资产收益投资的多样性。险企应利用自身可配置的资产投向更加多元化的固定资产,增加投资渠道,从国债投资向非国债转移,从流动性高的资产向流动性低的资产转移,但需增强内部资产管理能力,优化结构性风险,选择合适的资产期限配置。还可选择动态权益投资策略,保险公司需善于配置资本保障产品,通过使用期权、期货等动态对冲策略,在最大化内部对冲效益的同时,努力防范和降低对冲导致的潜在的基差和操作风险。
低利率暴露资产风险
“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及经济增速减缓对整个保险业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资产负债管理成为决定保险公司存亡的关键准绳。”业内人士指出,利率风险是保险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对利率期限及资产负债收益匹配的管控能力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
“利率影响着保险产品的定价、保险需求、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并最终影响着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但不同险种受利率风险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非寿险的利率敏感性一般低于寿险。因为非寿险中很多都是短期险种,而短期险种通常每年都可以重新定价并且在定价中考虑利率水平的影响,所以其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很小。”安永亚太区精算服务主管合伙人赵晓京指出。
赵晓京称,利率对寿险中储蓄型等长期险种影响很大,因为投资收益差异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且很多寿险产品的利率风险难以对冲。如储蓄型产品往往既包含选择权又有保证,这种权利使得保单持有人可以在预定条件下暂停支付保费或提高保费支付水平,并同时从期缴和趸缴保费账户提取现金,或是有权在保单到期后按原条款延长合同期限。保单持有人行为难以预测,从而导致保险公司很难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现金流,因而造成利率风险难以对冲,这样就加大了利率对于寿险公司的影响,尤其是对储蓄型等长期险种的影响程度。
“当公司经营利差降低甚至出现倒挂时,公司的获利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公司为了抵御低利率带来的利差损风险,往往会增加对激进资产的投资比例,增加资产的风险暴露,从而会增加保险公司风险的承担水平,进而可能影响到公司的偿付能力。”一位险企资管相关负责人指出。
多数险企资产负债错配
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140.15亿元,同比增长23.00%;保险业资产总量16.4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69%;资金运用余额144998.87亿元,较年初增加11088.19亿元,增幅8.28%。
越来越庞大的资产聚积,带来了越来越紧迫的风险管理问题。当前,复杂利率环境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投资收益波动加大与负债成本刚性的矛盾突出,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大。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多数险企主要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匹配投资资产的期限和对应保险责任日的到期日来管理流动性风险。但普遍存在两类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第一类是注重长期保障型业务为主的大型险企,这类险企资产久期与负债久期较长,由于负债平均久期大于资产平均久期,导致久期缺口较大,其资产负债存在一定错配。
泰康保险披露的信息显示,泰康保险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各种赔款,公司资产久期较为稳定,但由于保单期限较长,负债久期逐渐增加,2016年久期缺口约为11年,公司面临一定的再投资风险。从2017年一季度,泰康保险继续推进寿险业务的转型,销售长缴费期限、风险保障型的寿险产品,但由于受到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下降,从已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泰康保险大类资产配置占比来看,2016年投资净收益为264.57亿元。同比下降45.56%,导致净利润为84.00亿元,同比下降20.63%,盈利水平波动较大。
第二类则是险企资产久期与负债久期较短。前海人寿目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公司资产平均久期为3.75年,负债平均久期为5.79年,资产负债久期较短。不过,2016年,前海人寿借款规模增长,数据显示,前海人寿2016年新增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共计68.39亿元,截至2016年末,公司总债务达126.59亿元,较2015年增长118.50%,债务水平大幅上升,同时保单退保增多,加大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仍以传统险和万能险为主的天安人寿,久期缺口也在逐渐扩大,2016年缺口为2.24年,从天安人寿已公布的规模收入渠道构成的数据显示,2016年传统险的规模保费占比下降10.67个百分点后,又提升至2017年1季度59.45%,万能险占比则从2016年的50.99%回落至39.06%,公司面临再投资风险较大,业务结构存在较大波动性。
在财险方面,中华联合财险截至2016年末负债久期缺口为0.82年,错配风险较小。不过,公司保险和投资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主要是源于公司权益类资产占比较高,受资本市场的波动,权益类资产出现大幅亏损,中华联合财险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达到386.93亿元,较2015年有所下降;投资收益18.00亿元,净利润8.81亿元,较去年下降了64%。
据一位险企资管人士分析称,由于市场普遍预期利率将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险企面临“资产荒”的困境。加之保险产品负债端成本居高不下,很多保险机构都被迫放宽自身的风险容忍度水平,投资于风险更高的资产以获得收益的持续增长。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下一步,对于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好且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强的公司,适当给予资金运用创新试点、产品试点等政策;对于匹配状况差且管理能力不强的公司,采取限制投资比例和投资能力申请,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销售,提高偿付能力要求等监管措施,通过扶优限劣,引导公司主动加强资产负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