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发展,我国保险资管虽然已经成为资管行业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但相对于国外而言,其市场地位仍处弱势。在快速发展和推动创新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对此,保险资管机构应正视并积极整改,但也不可因噎废食。
近期,保监会连续发布“1+4”系列重要文件(保监发〔2017〕34号文、35号文、40号文、42号文、44号文),置身于服务中央治国理政的大逻辑下,要求保险业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决守住风险底线,治理市场乱象,弥补监管和行业短板,支持实体经济。保险资管同仁们应积极贯彻落实“1+4”系列文件精神,深刻领会监管理念,积极谋求新常态下的健康持续发展。
回归本源,专注主业
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以来,我国资管业快速发展,势如破竹。规模从2012年的27万亿跃升至2016年的110万亿(未剔除重复计算因素),参与主体囊括了银行、信托、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多种类型机构,而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亦为资管业带来发展新动力。得益于保险资金用途的放开,保险资管无论在规模还是业务结构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2016年末受托管理资产达到17万亿,初步形成了投资管理、投行业务、金融同业、财富管理多元化发展的业务版图。
资管业的迅猛发展,是政策支持、利率市场化深入、融资结构调整、居民财富收入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必然、合理,并将长期持续。但是,多层嵌套、杠杆不清、监管套利等问题也有所滋生,刚性兑付仍未完全打破。这些问题偏离了资管业的本质,积聚了大量的风险,推升了融资成本,对于实体经济和资管业本身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尽管遇到了阶段性的问题,但资管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当前不断加码的监管政策正是旨在肃清市场乱象,正本清源,规范资管业发展。长期以来,多数保险资管机构习惯于依赖于母公司资金,盈利性要求不高,经营独立性较为欠缺,“看上去很美”。然而,在大资管时代,不进则退,保险资管应当明确独立资产管理机构的定位,以符合资管行业的市场规律来谋求自身发展。过去几年里,保险资管在拓展第三方业务中,也被裹挟进入了通道业务中,此类业务脱离了资管业务的本源,无益于保险资管核心竞争力的打造。2016年6月,通道业务被叫停。结合近期监管和市场动态,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资管本源,已经成为了各界共识。回归本源,不仅指导保险资管对当下的业务发展模式、经营管理等进行全面的排查和规范,更重要的是指导拟定下一步发展方向。
回归服务保险业的定位,坚守“保险姓保”
我国资管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在业务类型、目标客户、产品结构等方面趋同现象较为显着,但金融子行业仍各有特色。区别于其他类型机构,保险资管来源于保险业,服务于保险业。尽管保险资管要增强自身经营的独立性,但从导向上来看要恪守服务保险业的定位,这既是行业的本质属性,也是行业的优势所在。
近期,少数险资背离了“保险姓保”的行业属性,采取资产驱动的激进经营策略谋求破局,不仅扰乱了市场,也面临着流动性风险的巨大考验。因此,如果不坚持“保险姓保”,保险资管恐会陷入盲目追随、无序发展中。只有回归服务保险业的定位,深刻认识保险资金的属性、优势、特点,保险资管才能在经营、投资、产品设计等方面做到有所取舍,才能找到其在资管产业链条上的独特定位。
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属性
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其根本属性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防控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风险错综复杂,压力挑战明显增多。金融机构应当做实体经济的助推器和保障器,而不是掣肘。就保险资管而言,应提升险资运用的高度,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积极参与国家新发展,在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重点领域,利用现有的金融工具,积极创新产品模式,积极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既服务实体经济,又对保险资管自身大有裨益。一则通过投资上述项目,满足险资本身对长久期资产的需求,促进保险资金本身期限结构优化的需求,二是有利于在低利率环境中挖掘优质资产,应对“资产荒”。
回归风险管理的本质
回归风险管理,对于保险资管有三重含义。第一,保险资管本身即是经营风险的机构,风控合规是稳健发展的基石所在。第二,保险业承担着社会风险管理者的重要角色,而不是风险滋生者,更不是大股东的提款机。第三,从当前监管实践来看,根据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实施分类监管已在酝酿实施。风控合规不再仅仅是机构发展的“安全带”,更是机构发展的“助推器”,与机构业务开展范围、政策优惠力度直接挂钩。不仅如此,“偿二代”监管体系升级并量化了“风控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风控与合规评价被纳入监管体系,直接影响了机构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因此,保险资管要想走得远、做得大,务必将风控合规时刻放在首位,将风控合规的理念融入到公司治理、业务发展、经营运转等方方面面,充分利用“偿二代”建设的契机,利用大数据等最新技术,努力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变中求进,积聚发展新动能
“赢者通吃”是全球资管行业的显着特点,成功机构往往在特定领域建立规模效应。规模化发展本身无可诟病,但完全依赖渠道扩张的粗放型发展并不能持久,相反,如果通过价格战等低端竞争手段还会扰乱市场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从全球资管经验来看,各机构虽努力做大规模,但不忘特色化经营,目前已经形成了全能资管、精品资管、财富管理、服务专家四大类发展模式。
当下,正处在资管业调整期,保险资管机构一方面应深刻领会监管理念和意图,认真排查过往经营中的风险与问题,另一方面需前瞻性地研判行业发展态势,审慎制定符合公司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未来,我国保险资管业应当是类别丰富、良性竞争、优势互补的专业化、差异化格局,既有大而全的综合性资管机构,又有专而精、小而优的特色资管机构。对于中小型保险资管机构,必须摈弃激进经营的发展模式,精品资管模式或成为选择,在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金融同业业务等方面精耕细作,从平台化发展转向为垂直业务的深度挖掘,以此作为突破口实现弯道超车。
加强产品创新,提升投资管理能力
资管行业格局正在重塑,竞争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型渠道扩张阶段向精益化的资管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阶段转化。过去,因资金主要来源于关联公司,具有特殊的负债特性和投资约束,保险资管投资风格较为稳健、产品收益相对适中。保险资管虽在大类资产配置和风控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短板。资管产品主要集中在债权投资计划上,且投资领域仅限于基础设施与不动产,部分公司涉水股权项目和资产支持计划,在大资管产品谱系中的覆盖面比较窄,业务深度也有待挖掘。
当前,监管政策持续收紧,去杠杆、去嵌套、去监管套利政策持续加码,对银行理财、同业业务、通道业务均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资管行业正面临重新洗牌。保险资管应抓住当下的机遇期,主动研判、积极争取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机会,夯实投资管理能力,加强产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首先,大类资产配置是投资决策中最重要的环节,面对经济下行和低利率环境持续的外部环境,保险资管需要不断优化传统的资产配置策略,并积极拓展新的资产配置领域,在养老、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制造2025等领域进行开拓。同时,要优化过去的负债驱动型资产配置,面对经济新常态,在资产端投资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积极引导负债端进行科学合理的产品创新。其次,保险资管应高度重视产品创新能力建设,探索推进保险资管产品化,加强资产证券化产品、另类投资产品的创新力度。在政策允许的空间内,在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等领域内做深做透,并做好相应的投后管理。再次,随着委托受托双向开放,保险资管积极争取第三方资金,除了卓越的投资能力以外,还有赖于渠道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过去习惯了关联资金的输血,保险资管的客户服务和渠道拓展理念有待加强,而这也是资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积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
大资管时代已至,统一监管趋势渐明,各资管子行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买方卖方角色转换频繁,跨界竞争与合作交融。保险资管作为大资管领域的新兵,与银行、信托、券商等相比,存在投资范围较窄、缺乏交易流通机制的客观局限,在产品创新能力上处于相对弱势。因此,保险资管更应积极主动与其他金融同业相合作,一来通过合作发挥彼此优势,实现共赢,二来通过合作,学习借鉴同业经验,推动自身能力建设。
其中,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其在资金、客户资源、渠道等方面优势显着,保险资管既可以通过提升主动管理能力,积极承接银行的委托管理业务,也可以积极寻求合作开展债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PPP合作等业务合作机会。信托、券商、基金等机构在产品开发设计、投研能力、股权投资领域积累已久,保险资金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与上述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布局股权投资领域。互联网金融机构则在用户体验、信息技术等领域位居前列,保险资管可探索与其合作,提升客户服务和渠道能力,推进产品创新。不仅如此,保险资金全球配置是应对经济下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有效措施,随着我国金融双向开放的不断推进,保险资管应积极寻求与境外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并且通过吸收借鉴海外成熟经验,推进自身发展。
回归图稳,进取图活。对于保险资管而言,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氛围,既要不忘初心,坚守主业,更需审时度势,前瞻性地研判经济形势和行业调整中的历史机遇,争取行业创新发展。
我国保险资管并不缺少规模领先的机构,但机构间盈利模式、管理模式、产品结构等同质化现象仍然显着,差异化、专业化结构相对匮乏。近期,部分机构开始了精品资管的探索,积极拓展第三方业务,在基础设施投资、资产支持计划、PPP、股权投资、国际化资源配置方面有所布局,但仍处探索初期,在业务深度和精度上有很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