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房地产调控十多年来,房价预期之所以恶化,关键是缺乏长期的制度化举措,总是用短期调控应对房价变化。
政策和业界也已就降价达成了“共识”,而且在政策层面也彻底打消了开发商对政策松动的幻想。政策近期松动的概率几乎为零,不出意外调控将正式步入实质性降价的周期,博弈的力量对比已发生了逆转。
卖地收入一直是保障房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在紧缩调控之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料难延续去年的风光,而今年千万套保障房建设所需的约1.4万亿资金何来,面临重重考验。
在各地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出现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现象。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高达2.7万亿元,同比增加70.4%,占全国财收比重高达33.75%。而2001年至200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总共为9100多亿元,约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5%;2004年此数字接近6000亿元;2009年达1.5万亿元。
而在有些县市,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已超过50%,甚至占80%以上,显示出过高的依赖度。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12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814.4亿元,同比增加50%。其中,三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突破1000亿元,土地市场呈现价量齐涨态势。
2011年,地产调控继续加码,土地出让收入继续大幅增长可能性不大。但从春节后多个城市土地拍卖情况看,高溢价率依然盛行。昆明、长沙等二线城市涌现地王,多数房企将目光投向具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业内传出警惕市场泡沫向二三线城市蔓延的呼声。
2011年全国保障房建设套数为1000万套,约需1.4万亿元的建设资金,相当于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20。住建部近日与地方政府签了“军令状”,保障房须在今年10月31日前全部开工,否则主要领导将遭到从约谈到行政处分乃至降级、免职的严厉处罚。
地方政府为保证保障房资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土地出让金提成、住房公积金余额移用、地方财政支出、社会融资、银行支持等都有望为保障房建设输血。
实际上,土地出让净收益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早有规定,但一些地方并未达标。国家审计署2010年11月公布,按规定,各地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但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22个城市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未达到上述要求。2007年-2009年,这些城市共计少提取146.23亿元。
由于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主要建立在土地上,偿还的主要资金来源也主要是土地出让。要化解这一矛盾,在过度阶段,还得允许地方政府用土地收入作为偿还债务的通道之一,前提是,债务不能继续增加,政府也要建立偿债基金。
慧择提示:政策在变化,楼市在动荡,这说明生活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一定要做好全面的保障,慧择向您推荐以下产品,供您参考。
产品名称:“快乐嘟嘟”—合家荣卡 | |
推荐指数: | |
1、本产品为固定化家财险产品,保障较全面、适合对水渍、盗抢等附加保险责任要求较高的客户; 2、该产品承保财产为城市住宅,农村集体产权、小产权房屋不在承保范围内,工厂、商铺也不在承保范围内。 |
|
95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