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中国人保6家A、H股上市险企的2016年年报全部披露完毕。根据年报数据,2016年,各公司保费增速均保持了持续增长,但是受投资收益下降及准备金折现率变动的影响,多数公司净利润有所减少。
保费增速持续正增长
整体来看,2016年,各上市险企人身险业务保费增速均保持了持续增长,除新华保险外,其他公司的增速均在10个点以上。新华保险的增速仅0.6%。对此,2016年履新的新华保险董事长万峰多次强调,这与大量减少趸交业务有关。
从净利润看,中国人寿、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太平人寿、人保寿险的净利润都大幅下跌,只有平安人寿呈现了正增长的态势。2016年,平安人寿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4.26亿元,同比增长18.4%。
从市场占有率看,位列中国寿险公司前三位的是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寿险,市场份额分别为19.9%、12.7%、6.7%。中国人寿虽然排在首位,但是市场份额却首度跌破20%。对此,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在年报发布会上坦言:“不追求总保费在市场的份额,但底线是保持市场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在保监会强调“保险业姓保”的大背景下,各家保险公司都在积极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从年报数据来看,首年期交保费都有了大幅增长,同比增长均在20%以上;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续期保费等指标也都实现了较快增长;13个月(中国人寿统计数字为14个月)保单持续率在88%-95%之间,25个月(中国人寿统计数字为26个月)保单持续率在78%-89%之间。
战略转型带来价值增长
在各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转型”一词被多次提及。在转型之路上,各上市公司都对其业务结构进行了坚决的调整,尤其是压缩银保业务,大力发展个险业务。
一年新业务价值是反映保险公司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最重要的指标。从年报中可以看出,各上市险企都将推动一年新业务价值的增长放在了突出位置,4家A股公司的增速全部超过30%。如果不考虑偿二代实施的影响,平安人寿更是以64.7%的增速成为2016年的“增长王”。
H股的太平人寿一年新业务价值为91.15亿港元,同比增长28.8%(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37.6%);人保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41.31亿元,同比增长53.1%,人保健康一年新业务价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8.6%。
从渠道来看,在上市险企的一年新业务价值结构中,个险渠道价值贡献占比均在90%以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公司调整业务结构、着力发展个险业务的成效。在寿险业保持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渠道对于保费收入以及价值的贡献,必然此消彼长。随着银保渠道的一再收缩,个险渠道已成为近几年支撑寿险保费增长的绝对主力。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人寿个险渠道规模保费达2821.36亿元,同比增长24.9%;平安人寿个人业务规模保费3533.80亿元,同比增长25.3%;太平洋寿险代理人渠道保费收入1154.1亿元,同比增长33.9%,在总保费中的占比达到84.0%;新华保险个险业务收入734.66亿元,同比增长20.3%;太平人寿个人代理队伍分销保费641.85亿港元,同比增长18.9%;人保寿险个人渠道保费355.59亿元,同比增长45%,人保健康个人渠道保费32.2亿元,同比增长82%。
营销员队伍扩量还需提质
上市险企个险业务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营销员队伍的不断扩大。根据年报,A股的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寿险和新华保险的代理人数量分别为149.5万人、111.08万人、65.3万人(月均)和32.8万人,分别同比增长52.7%、27.7%、35.5%和9%,共增加了约96万人。H股的太平人寿大约增加3万人,人保寿险大约增加4.8万人。6家公司总共增加人数超过100万。
但是,提升营销员队伍的产能才是保持个险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16年,尽管各家上市险企已采取措施优化队伍质态,在提质成效方面依然有待提高。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平安人寿代理人的月均产能最高。然而,即便是其中产能较高的公司,整体水平依然较低,其代理人首年规模保费虽然出现较大增长(由人均每月的7236元增至7821元),但代理人个险新保单件数仅为人均每月1.2件,与2015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太平洋寿险的数据显示,其营销员月人均产能为5084元,同比增长6.4%;月均健康人力和绩优人力首次分别破20万人和10万人,这对于月均65.3万人的总人数来说,健康人力与绩优人力占比仅为30%和15%。
新华保险提到,其营销员月均举绩人力15.3万人,同比增长29%;月均举绩率54.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月人均综合产能5798元,同比增长3.8%。然而,其营销员有32.8万人,也就是说,约一半的营销员月均没有出单。
太平人寿的数据显示,其高产能(30万元人民币期交保费以上)人力同比增长36.5%。
人保寿险提到,其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为5323元,月人均寿险新保单数目1.49件。
健康险仍有巨大空间
2016年,各上市险企积极在健康险领域布局,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人寿的健康险业务结构不断优化,总保费为540.10亿元,同比增长28.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5.8%。
平安健康险的保险业务保持稳健增长,保费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50.7%,其中,互联网保险从无到有,全年保费收入突破1亿元,“E家保”“E生保”等互联网健康保险产品充分得到市场认可。
太保安联健康险聚焦中高端客户,加快产品创新,拓展与产、寿险公司的渠道合作,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248.3%。
人保健康实现规模保费280.55亿元,原保费收入为230.20亿元,同比增长43.6%,净利润为0.03亿元,由2015年的亏损1.36亿元转变为盈利。一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8.6%,内含价值同比增长73.7%,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
总体上看,我国健康险保费收入虽然快速增加,但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比重仍然低于15%,而国外成熟的市场中,健康险保费收入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30%左右。也就是说,即便健康险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且已经在保险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健康险的市场还是刚刚起步。
慧择提示:2016年险企一年新业务价值高速增长;渠道方面,个险保费快速增长,与之相关的个险人力方面,营销员队伍增量超百万。此外,各公司大力推进健康险业务发展,健康险在保费收入、总收入、净利润等方面都取得了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