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去年中国太保大幅度降低传统银保渠道,向大个险战略转型,同时在产品服务方面创新供给,推出了针对重点客群的个性化保险产品和“更懂你”的精细服务。
布局7张全保险牌照,“共享发展”成亮点
上市10年来,中国太保持续围绕着保险主业链条持续加码布局。目前来看,该公司已将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农险和资产管理等牌照收归旗下。
业绩方面来看,中国太保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670.14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2340.18亿元,同比增长15.1%。太保寿险以及太保产险成为贡献营收的主力,其中太保寿险贡献保险业务收入1373.62 亿元,同比增长 26.5%;太保产险贡献保险业务收入961.95亿元,同比增长1.7%。
不过,随着中国太保保险牌照的逐步完善,该集团正在逐步打破旗下寿险产险二分天下的格局,转向多元化发展。据中国太保方面透露,2016年,围绕保险主业布局,集团持续推进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共享发展。
具体来看,据年报数据显示,太保安联健康险聚焦中高端客户,加快产品创新,拓展与产、寿险公司的渠道合作,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248.3%;同时积极探索“保险保障+健康管理”的健康服务发展路径,打造服务于整个太保集团的商业健康险产品研发平台、集中运营平台和健康服务平台。
长江养老依托集团资源优势,协同成立30家“太平洋-长江养老业务合作中心”,第三方投资管理资产达1257.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3%,并成功入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构,成为首家累计盈利的信托型养老保险公司。
此外,中国太保完成对安信农保的增资扩股,实现并表经营,安信农险积极推进与太保产险融合发展,实现农险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26.1%。此外按照集团价值导向的发展战略,安信农险主动调整业务结构,聚焦农险业务,退出不具竞争优势的车险领域,经营效益显着优化,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7%。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太保对于保险牌照的布局仍在完善,据上市公司公告显示,中国太保控股子公司太保产险拟与3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一家股份制保证保险公司。其中,太保财险投资金额为5.1亿元,占投资标的总股本比例为51%。
发力保险供给侧:去劣存优,创造力是突破口
在“保险姓保”的呼吁下,转型成为险企共同的话题,随着万能险等投资型产品快速降温,众多保险公司正在探索盈利模式由利差向死差和费差的转型。在这场变革中,中国太保并不缺席。在产品服务方面创新供给,推出了针对重点客群的个性化保险产品和差异化服务。同时推进大个险战略,在渠道方面由传统银保渠道向个人渠道业务转型。
具体来看,在产品端方面创新产品供给,满足客户保障需求。
中国太保在数据治理基础上,多维度分析洞见客户需求。集团、产、寿险总公司及79家分公司分别完成各层级脸谱绘制,形成80多项洞见发现,2016年推出或优化“安行宝”、“心·安怡”、“花样年华”、“银发安康”、“少儿超能宝”等产品,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有效带动获客与加保。其中,长期意外险产品“安行宝”的最高保额达到500 万元,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高保障需求;拓展保险年龄,推出老年人专属癌症保险“银发安康”的投保年龄从行业标准的65周岁提升至75周岁;拓宽保障范围,推出对医保自费部分可以理赔的“心·安怡”住院费用医疗保险为客户着想节省保费,针对女性生理和心理保障需求设计“花样年华”特定疾病保险,件均保费仅为182 元。
同时,太平洋保险以女性客户、低出险客户和首次出险客户为重点客群,急客户之所急,帮客户之所需,为他们提供“金钥匙”服务、免费道路救援、小额授权授信等多项差异化、精细化举措,这些服务暖心、贴心,体验更佳,让客户切实享受到“更懂我”的保险关爱。
另一方面,在渠道端方面转换内生动力,去低价值银保业务,得高质量个险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太保遵循可持续价值增长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业务质量高、可持续增长能力强的个险业务,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显着:银保业务占比从2010年的54.9%下降至2016年的5.3%,业务规模从482亿元下降至73亿元,去除低价值业务超过400亿元;个险业务占比从2010年的40.2%提升至2016年的84.0%,业务规模从 353 亿元到突破至1154亿元。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推动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从2011年的67.14亿元增长至 2016年的190.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2%。
此外,中国太保在业务的选择方面严控业务品质,去劣质业务,得优质客户。
据年报显示,太保产险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剔除劣质业务。具体来看,车险方面,太保产险主动剔除连续三年赔付超过100%的劣质团车业务,同时通过渠道结构调整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提升优质客户的留存率,三年未出险客户从2011年的55万增至2016年的258万,赔付率低的女性客户从154万人增至362万人。2016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为99.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车险综合成本率97.2%,同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
2016年,中国太保聚焦价值增长:寿险业务追求高质量的新业务价值增长,产险业务坚持承保盈利,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投资收益持续超越负债成本。
数据显示,去年太保寿险业务实现了“质”“量”齐升,新业务价值从2011年的67.14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90.41亿元新保、续期保费均高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3.0%和 23.2%;同时业务质量持续优化,退保率也下降2.2个百分点至2.0%。转型形成大个险发展格局,公司内生发展动能实现转换,价值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
太保产险方面去年则实现车险业务收入761.77亿元,同比增长1.6%,综合成本率97.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2016 年实现非车险业务收入200.18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农险持续扩大经营覆盖面,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全面推广“e农险”新技术,深化与安信农险的战略融合,加快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农险业务收入19.08亿元,同比增长65.2%,且继续保持较好的业务品质,综合成本率为96.8%。
在中国太保保险业务价值稳定增长的背后,“数字太保”战略是其重要抓手。据了解,早在2015年,中国太保就已在旗下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太保安联和长江养老等子公司联合推进线上线下业务和服务的融合,不断升级智能互联网平台,优化在线购买和服务流程,以最大程度地实现满足客户保险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的目的。
从太保寿险方面来看,该公司聚焦三大移动平台,打造公司移动应用新布局。太平洋寿险聚焦客户端,研发面向终端客户的APP账户平台——“太平洋寿险”APP,切实结合用户保险服务、保险产品购买和活动参与的场景式需求,吸引潜在用户和既有客户群体下载使用,实现保险服务、新契约购买、活动参与上千万次的用户交互。
“太平洋寿险”官方微信号关注用户数达1100余万,研发上线产品120余项,涉及基础服务、增值服务、社交活动和行销支持四大模块,如分红查询、积点兑换等。微信贷款、回访、卡激活、回执签收等多项产品渠道占比达70%,助力公司降本增效。
“神行太保”智能移动保险平台在传统移动销售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至核保、保全、理赔、电话等客户服务区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体验,目前“神行太保”数量已超过32.2 万台,已经实现个险新保出单全覆盖。2016年,“神行太保”已实现从单系统向多系统、从平板端向手机端的延伸突破。
太保产险方面则聚焦承保与理赔环节,发力创新技术供给,改善服务和营运效率。据了解,2016年,公司创立“太好赔”车险服务品牌,从广大车险客户的需求出发,搭建“移动、自动、互动”技术支持,推出“人伤无忧和车损无虑”服务,实现暖心贴心的客户体验,获得客户交口称赞。自“太好赔”推出以来,太保产险的车损实时赔付案件每月16万件,平均赔付时间37分钟;人伤案件上门调解2.1万件,费用担保7500件、金额1亿元;每天有1.3万名客户体验指尖查勘。
此外,太保产险还创新研发全新销售工具“码上保”,运用二维码技术改变了投保流程的复杂化,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完成自助投保和支付过程,用户触手可及、用完即走。
非车险理赔在全国上线责任险查勘APP是“数字太保”的另一成就,通过使用前述APP,查勘员能够用手机完成查勘材料上传、医核人员在线辅助、异地委托查勘、风险案件标注、小额快赔理算提醒等工作,有效提高现场查勘效率,推进理赔流程加速。同时太保产险还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了“e农险”技术应用体系,把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影像识别、物联网和无人机航拍技术有机融入服务流程,开发上线应用e键承保/理赔、农情早知道、风险地图等30个新功能,大大提高了农险工作效率,取得了农险新技术应用的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太保近年来持续坚定实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战略转型,2016年代理人渠道保费占比高达84.0%,凭此优良的渠道结构,公司有望在盈利模式变革中走在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