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由政策支持的高速回升转向市场驱动的、相对平稳但更加可持续增长的转变过程中。
从未来趋势看,尽管世界经济的全面持续复苏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从国内情况来说,内需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不平衡,民间投资和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强化,通货膨胀预期有所上升,持续扩大居民消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还很艰巨。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来说,以加息阻击通货膨胀绝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加息会拉大本国货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吸引更多来自发达经济体的投机性资金流入。发达国家为了自救,不仅将利率刻意保持在历史低位,更不断寻找理由,增加货币供应。热钱流入国家的货币将面临很大的升值压力。以人民币为例,上周中国央行已经连续三天上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之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0.6%。去年以来,中国央行宁愿反复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而慎用加息手段,正是反映了北京对热钱流入的担心。
加息有副作用。但是,面临巨大通货膨胀压力的各经济体的政策选择实在太少。除了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的央行近来相继采取加息措施。此外,在亚洲,韩国央行已于上周四提高了基准利率,韩国政府同时出台了一揽子措施来稳定消费物价。上周三,泰国央行也提高了利率。
此外,对人民币升值,中国国内的意见分歧更大。始终反对用升值对付通货膨胀的高级官员和其他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会促使更多的热钱涌入中国,这反过来会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实际上,这多是中国出口业的利益代言。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前对提问的书面答复看,最高决策层也不倾向于用升值来帮助解决物价上涨。胡锦涛在答复中说,中国已经采取了包括调整利率在内的一揽子抑制通货膨胀的计划,而汇率的变化是国际收支平衡和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通胀很难说是决定汇率政策的主要因素”。
我相信,所有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都是逼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问题的重点是,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仍然过于宽松,仍然不足以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仍然在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诚如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表示,中国的高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货币供应量过大造成的。为维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中国央行不得不加印人民币来买进外汇,这就使得老百姓手里的钞票不值钱了。
所以,如果国内物价走势持续向上,北京为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一定会进一步收紧政策。至于是明加息,还是暗升值,很快可见分晓。未来政策取向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
慧择提示:风险是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的,为了减小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全面的保障,慧择向您推荐以下产品,供您参考。
产品名称:幸福祥鸿重疾保障计划(分红型) | |
推荐指数: | |
1、保障至88周岁,生死两全,可作为养老金 2、高额返还,满期多倍返还 3、每年可领取红利,积极抵御通货膨胀 4、保障40种重大疾病,按保额100%给付保险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