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一体化三周年之际,医保异地结算已在河北燕达医院率先实现,推广至其他医疗机构,仍需破除部分障碍。目前职工、居民医保的融合统一是个难点,因为各自使用的系统不同。
除系统外,医保标准、医保目录、医保基金差异等都是掣肘京津冀医疗一体化重要原因。河北燕达医院财务总监兼医保办主任郭更房指出,这需要逐步解决,目前正在尝试引入商业保险。
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结报服务框架协议》规定,医疗机构于每月5日前向签约商业保险公司申请上月垫付资金回款,由签约商业保险公司每月15日之前向医疗机构先行垫付回款。
医保统筹差异
目前全国社保持卡人数达到9.72亿人,覆盖我国70%人口。今年计划达到10.5亿张,2020年我国将有90%以上人口持有社保卡,最终要实现人手一卡。按照要求,2017年底前,各地异地安置人员全部将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京津冀区域尤其北京的医疗资源十分集中,门诊跨省异地报销落地后,将吸引更多外地患者前往就诊,因此,在异地医保报销全面铺开同时,强化分级诊疗等辅助政策势在必行。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长期研究社会保障的副研究员董文勇认为,医保异地实时结算契合了很多人的实际需求。
河北燕达养护中心一位老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未能实现医保异地即时结算之前,报销流程很复杂。“我要把各种票据、材料收集起来,交给医保经办机构核实,有时还会丢失,隔三差五还要在两地穿梭报销,现在拿药与北京一样方便了。”
不过,并非所有医院都有燕达医院的地理位置、医疗资源对接、各部门协同支持等优势,河北其他很多地方要实现医保异地实时结算需要继续破除障碍。
“我在天津工作、买房,医保在北京,如果在天津看病无法报销。”患有慢病的庄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守着家门口的天津海河医院不能享受医保报销,每次都需要去北京的医院开药。
天津海河医院医保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目前天津与北京还没有实现联网,所以无法异地结算,年底开通后,医保便可以打通了。
上述负责人表示,当下京津冀医保网络不同,政策差异很大,以职工医保为例,在天津海河医院是个人支付超过800元即开始医保报销,比例为55%;北京则是超过1800元以后开始报销,比例在70%以上。
医保目录差异
目前,三地的基本办法是个人先行垫付医疗费用,就诊后再到户口所在地医保中心报销。这样不但手续繁琐,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也曾指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涉及政策措施、管理体制、标准规范、运行机制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诸多内容,涉及人员流、业务流、基金流、信息流等能否顺畅,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影响整体功能实现。
郭更房指出,由于各统筹地区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的“三个目录”均不相同,因此对不同地区的患者按不同的标准结算,给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带来很大困难。
“比如某个药在河北属于甲类,在北京是乙类,连刷卡都没办法;而各大医院的体系也不同,如做核磁检查,北京只能做一个部位,但在河北一次可以做几个部位。”
实际上,河北省目前有176个医保统筹区,对于跨省异地医保实时报销来说,技术层面难度不大,只要住院、急诊信息联网后,门诊信息在搭建好的平台上共享即可。但各统筹区使用的医保系统涉及十几家软件开发商,医保卡技术标准不一致。
引入商业保险
郭更房认为,这些困难需要逐步解决,目前正在尝试引入商业保险。
不久前,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在前期举办8省互认签约的基础上,将异地就医范围扩大到31个省(区、市)的定点医疗机构,涉及辽宁、吉林、安徽、福建、海南、四川、贵州、西藏、陕西、甘肃等省级新农合管理机构(或结算机构)。
据了解,经规范转诊至省外联网结报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参合患者,出院时仅需支付个人自付费用,报销费用暂由医疗机构垫付。医疗机构于每月5日之前向签约商业保险公司申请上月垫付资金回款,由签约商业保险公司每月15日之前向医疗机构先行垫付回款。参保省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结算中心(管理中心)每月30日之前完成跨省就医费用审核确认及资金拨付工作。
对于跨省就医直接结算步骤方面,3月1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对媒体表示,将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推进全国医保联网,未来分三步走:
首先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异地退休安置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实现符合转诊条件的其他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尹蔚民指出,第一步目标去年年底已经实现,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第二步,今年上半年实现退休异地安置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第三步,也就是全国医保联网,预计今年年底实现。
全民医保发展仍不完善,并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具体问题需逐步解决,因此商业医疗保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弥补医保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切实保障消费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