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老龄化加速,养老保障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也不断加大力度来推进健康险、健康产业的发展,在今年推出了税优健康险试点工作,但在实操过程中却并不顺畅。
先看一下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状况。前面谈到健康管理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商业健康险业务的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截至今年10月,今年商业健康险业务规模达到了3647.74亿元,同比增长80%。
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于国家重视程度,以及保监会推动保障业务结构调整。其中,在国家层面,今年召开了一次全国卫生健康工作大会,这是几十年以来罕见的高规格健康会议,在会上提出到2030年健康中国的发展规划。
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家多部委联合推动商业健康险税收优惠业务的发展。自2015年8月,针对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险业务新规出台,分批对保险公司放行,其中的亮点在于产品设计采取万能险方式,包含医疗保险和个人账户积累,也明确了纳税人可以带病投保。具体的标准则从纳税人收入中税前列入年度金额不超过2400元,也就是说每月不超过200元,医疗保险的保险金额不低于20万元,医疗保险简单赔付率不得低于80%。
从目前市场上已有的12款税优健康险产品来看,16-25周岁的被保险人若无补充医保,风险保险费最高864元、最低仅294元;若有补充医保,则风险保险费最高489元、最低184元。41-45周岁的被保险人,无补充医保的最高风险保费为3324元、最低为1276元;有补充医保的最高风险保费为2241元、最低为779元。
这一看似通过税收优惠来推动商业健康险发展的模式,实操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20日,全国税优健康险承保44035人,保费规模7124万元,人均保费1618元。这说明,税优健康险还远远没有调动起个人、企业的积极性。
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很有多方面,比如政策宣传力度不大、政策的优惠力度不够、产品设计缺乏吸引力、销售渠道有限等问题。其中,优惠力度方面,目前每月200元纳入免税额,纳税人普遍感到额度太小,不过影响的因素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部门,应当与税务、社保部门进一步沟通。税优健康险产品投保环节多,再加上代扣代缴的税收征缴体制,导致投保流程复杂、时间长。
同时,保险业应该进一步推动扩大承保范围,比如从纳税人到纳税人家庭其他成员,这样在产品设计方面就可以扩大范围,来满足更多的需求。
慧择提示:商业健康险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今年的业务规模同比增长了80%,但在国家推进的税优健康险中,效果却不是那么明显,截至2016年11月20日,全国承保人数仅44035人,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的优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则是投保流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