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年国内“7·23”甬温线高铁追尾事故等,再度吹醒人们出行的风险意识,使其重新审视旅游安全出门是否要投保?面对上百种的保险产品,旅客如何购买一份合适的旅游保险,花小钱保大事;以及在投保中怎样保障合法权益,不被旅游保险陷阱所困。
据悉,受“7·23”动车事故等安全事件频发影响,暑期旅游保险投保率显著上升。从携程网的统计中看,暑期游客购买旅游意外险的比例上升了5%。旅游者加强了对风险的重视程度,出游前更多地考虑安全系数。出门保个平安,这是每个外出旅游者首要考虑的问题。买份旅游保险,等于系上一根保险带。
更多考虑安全系数
近几年,旅游意外的不断出现,加强了游客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打破了人们旧有的旅游消费观,市民在选择旅行社时开始更多地考虑安全系数。
在旅游意外险的选择上,更多人开始由考虑“买不买”转变为考虑“买多少”了。中国人寿(601628,股吧)上海分公司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从今年5月开始,公司旅游意外险保费每个月都在120万元以上。
7月22日,上海一旅游团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旅途中翻车,车上人员全部受伤,其中8人伤势严重。值得一提的是,该旅游团出行前主动致电中国人寿95519咨询旅游保险事宜,并上门至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为全团购买了个人旅游意外险。国寿上海分公司业务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施敏盈介绍,这次上海旅游团主动致电保险公司并上门购买旅游意外险的事例,在当前的出行高峰时期十分普遍。
与此同时,上海市正在大力建设旅游安全管理体系,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为游客提供安全保障。上海市旅游局不久前与日本、韩国、瑞士、墨西哥、肯尼亚驻华旅游机构共同发出倡议,相互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合作机制,并签署了《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合作倡议书》。上海市特别制作了《上海旅游保险公益片》,通过车载移动电视在全市范围播放,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旅游保险意识。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通过旅行社出行的游客中,购买旅游意外险的游客约为10~20%,而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旅游保险几乎成为旅行必备,欧美国家购买单次和全年旅游意外险的比例高达80~90%。
险种日趋个性化
作为旅游保险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上海市各家保险公司不断推陈出新,丰富旅游险品种,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美亚保险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一些旅行保险早已脱离了单纯保障意外的范畴,具有了向旅行者提供各类增值服务的能力。
前不久,一位上海游客在法国旅行途中突发疾病,在联系了美亚保险及其紧急救援合作机构后被安排到当地入院治疗。其间,救援团队考虑到游客语言不通特意安排了一名翻译全程陪同,直到游客回国接受进一步治疗。
今年6月28日起,上海游客可以赴宝岛台湾自由观光。美亚保险适时推出“宝岛游踪”旅行保障计划,境外意外伤害保险金达50万元,并承保境外高风险运动。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的境外旅行综合保险尊贵计划(不含门诊费用),也针对赴台游客需求,包括境外意外伤害保险金50万元和境外住院医疗保险金50万元。中意境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计划,一旦游客在台湾地区遭遇意外或突发急病,可以直接拨打24小时紧急救援电话。
平安人寿保险上海公司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个性化游客、自助游游客数量的逐渐增多,各家保险公司都应当加强短期意外险产品、销售渠道的开发,让游客获得多样化的保险保障。
小花费大保障
众所周知,旅游险具有保费低廉、保障充分的特点。温州动车事故中的平安客户,所购保险涉及列车意外伤害险、短期意外伤害险、列车意外医疗险等,交纳数额很少,但累计保险赔付金额却高达34.8万元。
俗话说“行船跑马三分险”,旅游中不仅可能碰到台风、地震、海啸等“天灾”,还可能遇到恐怖袭击、政变、骚乱、被盗被抢等“人祸”以及旅游交通车祸、景区景点旅游设施受损、酒店火灾、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
据统计,列为旅游意外伤害第一位的是摔伤,比例高达42%,其次是旅游意外造成的伤残,以及恶劣天气、食物中毒、车祸等对游客造成的伤害。
如今,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多达百余个。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专家建议,若是经常出差的客户,可选择购买一年期的交通或者旅游意外险,反之,可在出行前根据行程购买短期意外险。
如今,上海市场旅游保险销售渠道正从传统渠道(如旅行社等)向网络、移动终端等新型渠道延伸。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顾客购买旅行险只需通过手机点击即可,如太平洋寿险的手机钱包就可以投保意外险。
不尽如人意的是,有些游人在有了保险之后却得不到应有的理赔,或花了钱,不保险。面对非常复杂的保险问题,本文列举了游客购买保险的几个常见案例,进行分析以求对游人出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