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优健康险“遇冷”,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意外。税优力度、商业健康险与医保衔接问题、收入水平、认知水平等多重因素对税优健康险的实际销售产生影响,而在供给端“保本微利”的经营原则下,保险公司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也颇为谨慎。业内人士还指出,销售不佳与产品推出时间尚短也有关系,当市场对税优健康险逐步认可后,其销售将会增加。
2015年12月1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健康保险产品支出,按照2400元/年(200元/月)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表示:“税优健康险的问题首先取决于税优对纳税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其次是纳税人医疗健康保障的情况,在拥有较高的基本医疗保障情况下购买意愿就会不足。此外,收入水平也是影响税优健康险购买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保险机构测算,月购买税优健康险可享受的税收优惠与月收入成正比。假设个人“五险一金”缴费比例合计23%,每月税前薪资5000元、9000元、1.5万元、2.5万元对应全年可少缴税额分别为72元、240元、480元、600元。
对于税优健康险“遇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俊生表示:“虽然有一些税收优惠,但象征意义更大。另外,也不能简单说有些税优就会产生购买需求。”
朱俊生称,“美国一度对自由职业者购买的健康险几乎是100%的保费计入税收优惠,若未来政策导向是要商业健康险市场机制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那么,从刺激需求的角度,税优力度会更大。此外,还需要检讨产品本身对公众的吸引力。”他还表示,保监会在推出带有示范条款的税优健康险产品时,就存在一些争议。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朱铭来认为,“允许带病投保、赔付率不能低于80%的规定,从险企做业务的角度来看,如果赔付率不能控制好则很容易亏损,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风险较高,因此在推销时会比较谨慎。”
慧择提示:在健康保险需求大增的背景下,税优健康险难以打开市场的主要原因与税优力度、商业健康险与医保衔接问题、收入水平、认知水平等多重因素有关。若能从这些方面着手改善,税优健康现产品可能更能够吸引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