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今年6月份股市大幅震荡下跌,大量资金从股市从逃离涌向债券市场。股市“不给力”带动债券市场走牛虽是近期债券市场收益率快速下行的一大原因,但债券市场走牛的基本面自今年年初起就一直未变。
为此,各家机构——尤其是银行资管部门通过加杠杆、扩大委外业务占比、控制理财规模等三招来应对这种不利局面。
债券市场成“吸金王”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表示,资金向债券市场转移的方向没有变化,进程还在继续,一方面,经济增速中期内仍在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在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未来降准、降息仍可期,衰退式宽松还将持续数年,市场需要适应投资回报率降低和无风险收益率系统性降低的新常态。
中金公司日前发表研报称,中国从以往的加杠杆周期逐步进入去杠杆周期,表现在企业、地方政府和居民都缺乏持续的加杠杆意愿和空间,而且实体经济加杠杆所带来的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拉动的作用越来越弱,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导致实体经济回报逐步下滑。此外,在信用风险扩散,社会融资的资金越来越多用于负债利息偿还的情况下,银行无论自营业务,还是理财业务,风控越来越严格,有钱也很难投放出去。
“信用风险暴露所带来的信用扩张萎缩,最终会倒逼无风险利率和高等级信用利率逐步下降。”上述研报称。
出招应对资产配置荒
债券市场收益率一路下探所带来的资产配置荒,使银行理财、“宝宝”类产品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大户”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根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9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9%,再创两年新低,较8月份下降0.05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下跌。
一方面是投资端收益的快速下滑,另一方面,受居民收益预期影响,负债端成本调整幅度仍比较缓慢。以银行理财业务为例,多位银行资管部门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理财的普遍应对之道有三种。
“在资产端,为尽量维持相对高水平的收益率,银行普遍会通过加杠杆和扩大委外业务占比来实现。”一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透露。
上述资管部人士称,加杠杆主要是将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或高等级信用债通过质押融资,进行再投资。一般国有大行加杠杆的警戒线在40%,股份制银行的“红线”则多在60%~80%。
相对银行而言,券商、基金等机构的操作更为大胆,其杠杆倍数有的甚至达到10倍。正因为券商、基金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使得其委托资管业务的收益率较银行更高。据了解,目前仍有不少券商、基金为银行提供的委外业务的收益率保持在6%~8%,这也吸引不少银行加大委外业务占比,以提高银行理财整体收益率。
“在债券市场投资方面,券商、基金除了可以将杠杆放大更多,还通过投资公司债、进行波段交易操作等方法博得更高收益率,这就使得委外业务的收益率比银行自己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一招行资管部人士称。
除了加杠杆、扩大委外业务占比之外,银行还通过有意控制理财规模减少运营压力。根据数据显示,今年9月累计有161家商业银行共发行4634款理财产品,相比上月减少2.17%。
上述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认为,未来银行理财收益率仍将继续下跌,“银行理财现在是靠‘吃老本’撑着负债端成本缓慢下行,但随着以前的债券逐渐到期,新增债券的利率较低,未来理财收益率仍会继续下滑。”
慧择提示:自央行去年降准降息之后,债券市场持续走牛。但是这种债牛状态导致了资产配置出现严重问题。在资产配置荒下,各家机构都在寻找“负债端成本下降趋势慢于投资端收益率”这一核心矛盾的解决之道。
为此,各家机构——尤其是银行资管部门通过加杠杆、扩大委外业务占比、控制理财规模等三招来应对这种不利局面。
债券市场成“吸金王”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表示,资金向债券市场转移的方向没有变化,进程还在继续,一方面,经济增速中期内仍在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在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未来降准、降息仍可期,衰退式宽松还将持续数年,市场需要适应投资回报率降低和无风险收益率系统性降低的新常态。
中金公司日前发表研报称,中国从以往的加杠杆周期逐步进入去杠杆周期,表现在企业、地方政府和居民都缺乏持续的加杠杆意愿和空间,而且实体经济加杠杆所带来的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拉动的作用越来越弱,潜在经济增速下降导致实体经济回报逐步下滑。此外,在信用风险扩散,社会融资的资金越来越多用于负债利息偿还的情况下,银行无论自营业务,还是理财业务,风控越来越严格,有钱也很难投放出去。
“信用风险暴露所带来的信用扩张萎缩,最终会倒逼无风险利率和高等级信用利率逐步下降。”上述研报称。
出招应对资产配置荒
债券市场收益率一路下探所带来的资产配置荒,使银行理财、“宝宝”类产品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大户”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根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9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9%,再创两年新低,较8月份下降0.05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下跌。
一方面是投资端收益的快速下滑,另一方面,受居民收益预期影响,负债端成本调整幅度仍比较缓慢。以银行理财业务为例,多位银行资管部门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理财的普遍应对之道有三种。
“在资产端,为尽量维持相对高水平的收益率,银行普遍会通过加杠杆和扩大委外业务占比来实现。”一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透露。
上述资管部人士称,加杠杆主要是将流动性较好的利率债或高等级信用债通过质押融资,进行再投资。一般国有大行加杠杆的警戒线在40%,股份制银行的“红线”则多在60%~80%。
相对银行而言,券商、基金等机构的操作更为大胆,其杠杆倍数有的甚至达到10倍。正因为券商、基金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使得其委托资管业务的收益率较银行更高。据了解,目前仍有不少券商、基金为银行提供的委外业务的收益率保持在6%~8%,这也吸引不少银行加大委外业务占比,以提高银行理财整体收益率。
“在债券市场投资方面,券商、基金除了可以将杠杆放大更多,还通过投资公司债、进行波段交易操作等方法博得更高收益率,这就使得委外业务的收益率比银行自己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一招行资管部人士称。
除了加杠杆、扩大委外业务占比之外,银行还通过有意控制理财规模减少运营压力。根据数据显示,今年9月累计有161家商业银行共发行4634款理财产品,相比上月减少2.17%。
上述国有大行资管部人士认为,未来银行理财收益率仍将继续下跌,“银行理财现在是靠‘吃老本’撑着负债端成本缓慢下行,但随着以前的债券逐渐到期,新增债券的利率较低,未来理财收益率仍会继续下滑。”
慧择提示:自央行去年降准降息之后,债券市场持续走牛。但是这种债牛状态导致了资产配置出现严重问题。在资产配置荒下,各家机构都在寻找“负债端成本下降趋势慢于投资端收益率”这一核心矛盾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