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目前已经形成,方案将在年内出台。实际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任务,今年形成方案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比照之前财政部、人社部下发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标准》,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应该包括统一制度、统一缴费基数和比例、统一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统一基金的使用或调剂,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是指社会统筹部分。
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统一缴费比例可以使不同地区企业的养老负担更公平。目前,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并不统一,有的高达20%,有的低于15%。整体而言,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由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大,企业的养老负担要高于东部地区。统一缴费比例,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更平衡地发展。其次,全国统筹使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变得顺畅,流动人口不同地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可以合并计算。第三,全国统筹有助于减轻养老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在净流入人口多的省份,养老基金的结余很多,他们在征缴养老基金时采用低标准,人均缴费较少。如果全国统筹,净流入人口多的省份的养老基金收入有可能增加,从而减轻全国养老基金收支平衡压力。
但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所以,直到“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才有方案可能出台。各地实现全省统筹就用了好几年时间。全国统筹要面对两方面的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地区之间工资水平差距大,统一缴费基数、统一养老金计发办法殊为不易。如果以全国平均工资(目前是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分别进行统计,还没有统一的数据)为基准计算缴费基数和养老金待遇,那在工资水平低的地区,一部分人会感觉缴费压力大;而在工资水平高的地区,人们会担心退休后养老金替代率低。
第二个难题是养老基金的统筹使用牵涉到各级财政之间财力和责任的平衡。理想的模式是统收统支。但从省级统筹的实际情况来看,只有三个直辖市和三个省做到了,多数省份采取分级平衡、统一调剂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平衡养老金收支的首要责任在下级财政,上级财政征收调剂金,对确有困难的下级财政给予适当调剂补助。全国统筹也可能采取这种模式。
慧择提示:从全国范围看,养老基金的征缴收入大于支出,收支平衡压力并不大;但在老龄化程度较高、净流出人口较多的省份,财政需要给予养老基金大量补贴。虽然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难度大,但有省级统筹的经验作为借鉴,应该是可以逐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