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这已经是今年内央行第二度降息,如果从去年11月起算,央行截至目前已经进行3次降息及2次降准。在流动性持续宽松的降息通道下,利率市场化大幕同时开启,理财市场也呈现出了与以往不一样的现象。
新发理财产品
预期收益率下滑
“我行发行63天至364天多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为5.4至5.8%,额度有限,欲购从速……”近日,市民周女士接到某银行理财师短信,发现同样期限的产品,比月初要低一些,同样的364天期产品,银行上个月给出的预期利率是5.9%。
相关统计显示,新一轮降息后新发理产品预期收益率下滑。据悉,上周共有754款银行理财产品发售,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累计发售70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7%,较上月下降0.05个百分点。
而就在4月份,商业银行共发行5793款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5645款,理财产品发行量较3月份增加了704款,增幅为13.8%;而4月份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2%,较3月份上升了0.06%。
“进入5月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连续两周处于下降状态,其中5月的首周环比下降了0.06个百分点,第二周则继续微幅下行0.03个百分点。”一家银行理财师分析,目前不同期限SHIBOR都在全线下跌,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仍很宽松,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是会缓步下行。“因此建议投资者尽量选择中长期的高收益产品,降低再投资风险。”
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
去银行存款要货比三家
除了理财产品收益受影响外,第三次降息后并扩大存款浮动区间后,尽管“一浮到顶”的银行逐渐减少,但银行之间的利率差别还是存在的。
根据1.5倍的上限,此次降息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理论上最高可以到3.375%,如果银行用满上浮额度,一年期存款利率会不降反升。不过,笔者走访了杭城多家银行,目前部分城商行、农商行等小银行最高上浮上约1.4%~1.44%,一年存款利率最高3.25%,与降息前浮到顶持平。大部分股份制银行上浮1.22倍,一年定期利率约2.75%。而国有大行则仅上浮11%~13%,给出的利率定价最低,维持在2.5%~2.55%。
“本次存款利率浮动空间扩大后,中小银行没有将利率"一浮到顶",说明商业银行利润增长压力大,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也在减缓,单纯以利率为手段比拼存款没有必要,也越来越力不从心。”本报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不管怎么说,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上限扩大到基准的1.5倍,已经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一大步。这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特别是存款定价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笔者算了一笔账,存十万元一年,在利息最高和最低的银行差750元利息,银行揽储压力也将逐步增加,在此情况下,投资人和储户都要有“货比三家”的意识。
一位国有银行理财师表示,“货比三家,一方面是比价格,利息高的地方收益高;另一方面还是要关注银行的美誉度和风控水平。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存款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
慧择提示:受降息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下滑,因此建议投资者尽量选择中长期的高收益产品,降低再投资风险。而如果选择去银行存款,也一定要了解清楚介个以及银行的美誉度和风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