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超过60万亿人民币的经济体如果出现经济下行,其增量变化是十分惊人的。对中国来说,经济规模往往与铺开的投资建设摊子相关,与融资规模相关。从2012年至2014年,中国GDP总量分别为51.95万亿、56.88万亿、63.65万亿元人民币,相应各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大致分别为15.76万亿、17.29万亿、16.46万亿。GDP与社会融资规模虽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但经济总量与融资规模应该大致呈现出一种正相关。
目前国内融资市场对银行的依赖仍然较大,这使得融资本身在中国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刺激出了各种各样的融资创新。在金融危机后中国推出的“四万亿”刺激计划中,资金大量从银行系统流入非正式渠道,形成了庞大的影子银行,也形成了庞大的表外贷款,2014年表外贷款占融资总额比例达18%,而10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2%。但随着中国金融监管机构严格规范影子信贷,使得今年头两个月银行贷款在融资总额中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4%升至77%。
影子金融受到压缩,融资渠道开始减少,但市场融资需求并不因此而减少,新的资金、新的融资渠道开始受到追捧。在这种背景下,保险资金开始成为融资的重要“池塘”。
英国《金融时报》的署名文章称,在极力保持GDP增长不断向前的省级政府和资金短缺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双重推动下,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加入这场融资争夺战,其中最大的参与者之一就是中国的保险公司。一个迹象是今年保险公司的另类投资额大幅上升。到2015年1月末,保险公司的另类投资同比飙涨66.4%,至2.3万亿元人民币,占保险公司投资总额的比例达到了24%。相比之下,保险公司对银行存款和债券的投资涨幅不超过9%,甚至投向中国股市的资金也只增长了17%,仅为另类投资增速的四分之一。
这些另类投资是什么?保险业内透露,保险业已成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资金来源。根据保险业内人士披露的数据,2014年保险业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了57%,至1.1万亿元人民币。这包括对桥梁、地方房地产开发的投资,以及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投资。诸多迹象显示,保险公司已成为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减负的最新救命稻草。地方政府尤其愿意与保险公司合作,原因非常现实:一是保险公司有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这符合基建项目5到10年的建设期。商业银行很难提供如此长期的贷款。二是保险资金的融资成本低,贷款利率低至7.5%,这与信托基金的高成本资金形成明显对比。
我们的调查也证实了上述看法,地方政府已经深谙此道,因此对于保险资金格外青睐。我们在浙江桐乡就看到,当地已成功吸引了某保险集团在当地投资养老地产,投资期为10年,总投资额达到100亿元。当地官员对于能吸引到如此长期限、低成本的资金感到很欣慰,称非常喜欢与保险公司合作。
不过,保险资金大量参与地方基建也引起了市场的担心。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保险资金大量进入基建领域隐藏着很高的风险:一是保险公司不向股东和投资者公开资金流向;二是中国经济放缓可能使得地方政府无力支持这些项目;三是认为这些投资属于高风险投资,并不是保险费投资的安全之所。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的分析称,在目前的中国,“保险公司的作用就是代理充当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杠杆”。
这种批评既打击了国内保险公司,也打击了当前的政策监管。不过,投资基建的国内保险资金是否面临严重风险呢?在我们看来,上述担心过于夸大了风险。首先,中国的地方基建并非一钱不值的坏账资产,大多数地方基建仍是有价值的资产,只要中国经济能够实现中高速持续增长,中国的基建资产就不会缩水。其次,外界低估了保险资金的保险系数。在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保险资金的另类投资要高度警惕市场风险。一般情况下,中国会坚持市场原则,但在极端条件下,政府会在关键时候为保险资金提供一定的信用支持。保险费来自普通大众,它的风险可能会波及社会稳定。这种基于政治考虑的防风险机制,是外界不太好把握的。中国市场很大很复杂,但也有它的特殊生命活力。
慧择提示:保险资金转向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其更好的发展,这也是有风险的,但是这种风险不能被过于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