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亳州市谯城区种田大户刘苏已经在他的林地里忙碌了起来。“这几年搞林下经济,套种中药,效益非常好。”刘苏说。但由于中药种植投资大、周期长,一直不太敢扩大规模,“如果能有相关的农业保险就好了。”
这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是关键”、“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表示,凭借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补贴政策的杠杆效应,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在国内农业自然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日益显著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农业保险需要跟上现代农业的脚步。
农业保险“短腿”,业内人感触最多。“特色农业保险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类结构上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国元保险农险部总经理助理阎德龙表示,相对于安徽“青山绿水、瓜果梨桃”的特色农业品牌而言,特色农业保险无论品种还是覆盖率都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目前安徽仅种植各类蔬菜面积就达1200多万亩,茶叶面积近200万亩,分别位于全国第10位和第6位,同时,安徽也是内陆水产大省,全省可养水域面积810多万亩,这些特色农业目前亟须农业保险为其系上“安全带”。
据阎德龙介绍,政策性农业保险不足目前主要体现在:一是补贴金额相对规模小,以农业保险补贴深度?穴即政府提供的各类农业保险补贴占农业GDP的比重?雪来衡量,2007年全球65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为0.63%,美国高达4.4%,日本为1.3%。相比之下,2007年我国这一比例只有0.16%,即使补贴总额逐年增长,2012年也只达到了农业GDP的0.4%左右,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二是根据政策,补贴种类单一。全球范围看,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主要包括对农民的保费补贴、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补贴和通过再保险方式对超赔损失进行分担的超赔补贴三大类。相比之下,我国只有保费补贴,没有费用补贴和超赔补贴。此外,地方政府在农业保险中承担的补贴责任重于中央政府。
在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农业保险跟不上的缺陷已经显现。根据保监会数据,2013年我国农业保险承保农作物面积为11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5%,还有一多半没有被保险覆盖。在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由于县级财政资金配套困难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保险覆盖率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在安徽,目前多数地区种植业保险的平均保障金额很低,连种植成本都无法充分覆盖,更不要说起到对农民收入保护的作用。此外,目前补贴的品种以中央财政介入支持的15类为主,设施农业、特色农产品等农民需求很大的品种由于缺乏补贴支持而几乎没有保险覆盖,这些问题显然与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偏小直接相关。
对于这些问题,张曙光建议,国家应对各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差别的投资匹配政策。对于能够调出商品粮的主产区,中央财政多承担甚至全额承担;粮食自给地区,中央与地方各占50%;调入粮食的主销区,由地方财政负担;能否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开展粮食结对合作,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主销区大型农业企业在主产区建立粮源基地、粮食深加工企业等,帮助主产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比较效益。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保险不能再“短腿”。针对目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缺陷,我国需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并丰富农业保险产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