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行业整体实力提升迅速,在2014年的发展更是精彩万分。2015年,保险业投资政策进一步松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保险业靓丽的成绩单
当保监会公布2014年的成绩单时,媒体甚至用了“五年内最华丽的业绩”来形容。的确,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艰难增长,保险业的确需要这样一份成绩单来证明,行业已经走出低谷。事实上,不仅走出低谷,而且实现了保险+投资的全面开花。
在保费收入增长方面,2014年产寿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分别为7000亿元和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和18.2%,尤其是寿险,一举摆脱曾经的负增长尴尬。在投资方面,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46.5%,收益率达到6.3%,综合收益率达9.2%,比上年分别提高1.3和5.1个百分点。保险业的净资产和总资产分别达到1.3万亿元和10万亿元,同比增长56.4%和22.5%,同比增速均大幅提升。
不仅在量的增长上一改颓势,一直以来监管层希望看到的行业结构调整也有了起色。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的保证保险同比增长66.1%,与民生保障关系密切的年金保险同比增长77.2%,保障性较强的健康保险同比增长41.3%。10年期以上新单期交占比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
改革继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保监会改革最重要的突破点将是费率市场化。其实,在人身险方面,2014年年初保监会监管层就曾表示,希望能够在当年实现从普通型产品延伸到分红险、万能险的人身保险定价机制全面市场化。不过,当时“偿二代”并没有做好准备。鉴于保险业自今年起进入“偿二代”过渡期,行业分析师认为,费改负面冲击会明显减小。按照“管住后端,放开前端”的原则,放开前端的尝试将有实质性的突破,按照保监会的披露,“正式启动万能险、分红险费率改革,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实现人身险费率市场化。”同时,“商业车险改革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后,将先启动黑龙江等6个省市试点,条件成熟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至于车险的费率市场化改革,这已经不是监管层的第一次尝试了,据了解,不少保险公司仍然并不乐观,尤其是在行业车险综合成本率持续徘徊在100%水平的情况下。
不过在新的一年,保险行业多年来一直期待的政策红利有望得到释放。“要推动养老险和健康险税优政策落地。启动个人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健康险税优政策尽快出台。要推动大病保险全面铺开。修订大病保险业务管理制度,确保大病保险依法合规开展。”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和税延养老政策试点将会实质推升行业新单保费预期和行业估值,“账户+管理”业务模式创新将是关键。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有望通过盘活医保个人账户来推进,后期税延养老政策试点也有望通过养老个人账户来推进。
加杠杆?在保监会披露的成绩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是保险业的杠杆比,即总资产:净资产,约为7.69:1。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李迅雷此前曾表示,尽管银行、信托面临去杠杆压力,但保险却面临加杠杆的机遇。对于保险机构而言,目前所投资的权益类证券的比重只有10%左右,离规定的上限还有两倍提升空间。尽管保险公司相对于其他行业的杠杆比率并不高,但是相对于投资政策松绑前,杠杆比率事实上已经在逐步加大。产险行业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的补贴。人保财险精算总监陈东辉认为:“行业已经成为高杠杆、高周期性的投资型行业,目前的高额资本积累,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的风险偏好,必将进一步加大本轮行业周期波峰和波谷之间的振幅。”
事实上,在这次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将重点关注高现金价值业务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一些公司的另类投资风险,做好重点公司现金流排查监测,切实防范可能出现的现金流风险。而且保险行业的退出机制也在多处提及,“研究制定《保险公司接管办法》。要进一步健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探索保险行业风险处置的制度机制,不断丰富风险处置工具,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持。”“坚持专业化、区域化的市场准入方向,加快区域性市场退出实践等等。”
在其他资产管理行业去杠杆压力下,信托等金融产品风险隐患逐步加大,交叉传递性强,保险公司会不会成为风险的最后接棒者?事实上,监管层也在警醒防范外部风险传递。尤其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保险负债业务呈现短期化、高收益倾向,比如部分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短期限和高收益的万能险产品等理财型保险业务。据了解,这些产品期限多为1年或2年,结算利率达到5%甚至更高,手续费率在3%左右,这带来较大的资产错配和流动性风险隐患。
慧择提示:受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影响,2014年保险业交出靓丽成绩单。进入2015年后,保险业面临加杠杆机遇,权益类投资比重仍有提升空间,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
保险业靓丽的成绩单
当保监会公布2014年的成绩单时,媒体甚至用了“五年内最华丽的业绩”来形容。的确,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艰难增长,保险业的确需要这样一份成绩单来证明,行业已经走出低谷。事实上,不仅走出低谷,而且实现了保险+投资的全面开花。
在保费收入增长方面,2014年产寿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分别为7000亿元和1.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和18.2%,尤其是寿险,一举摆脱曾经的负增长尴尬。在投资方面,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46.5%,收益率达到6.3%,综合收益率达9.2%,比上年分别提高1.3和5.1个百分点。保险业的净资产和总资产分别达到1.3万亿元和10万亿元,同比增长56.4%和22.5%,同比增速均大幅提升。
不仅在量的增长上一改颓势,一直以来监管层希望看到的行业结构调整也有了起色。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的保证保险同比增长66.1%,与民生保障关系密切的年金保险同比增长77.2%,保障性较强的健康保险同比增长41.3%。10年期以上新单期交占比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
改革继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保监会改革最重要的突破点将是费率市场化。其实,在人身险方面,2014年年初保监会监管层就曾表示,希望能够在当年实现从普通型产品延伸到分红险、万能险的人身保险定价机制全面市场化。不过,当时“偿二代”并没有做好准备。鉴于保险业自今年起进入“偿二代”过渡期,行业分析师认为,费改负面冲击会明显减小。按照“管住后端,放开前端”的原则,放开前端的尝试将有实质性的突破,按照保监会的披露,“正式启动万能险、分红险费率改革,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实现人身险费率市场化。”同时,“商业车险改革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后,将先启动黑龙江等6个省市试点,条件成熟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至于车险的费率市场化改革,这已经不是监管层的第一次尝试了,据了解,不少保险公司仍然并不乐观,尤其是在行业车险综合成本率持续徘徊在100%水平的情况下。
不过在新的一年,保险行业多年来一直期待的政策红利有望得到释放。“要推动养老险和健康险税优政策落地。启动个人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健康险税优政策尽快出台。要推动大病保险全面铺开。修订大病保险业务管理制度,确保大病保险依法合规开展。”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和税延养老政策试点将会实质推升行业新单保费预期和行业估值,“账户+管理”业务模式创新将是关键。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有望通过盘活医保个人账户来推进,后期税延养老政策试点也有望通过养老个人账户来推进。
加杠杆?在保监会披露的成绩单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是保险业的杠杆比,即总资产:净资产,约为7.69:1。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李迅雷此前曾表示,尽管银行、信托面临去杠杆压力,但保险却面临加杠杆的机遇。对于保险机构而言,目前所投资的权益类证券的比重只有10%左右,离规定的上限还有两倍提升空间。尽管保险公司相对于其他行业的杠杆比率并不高,但是相对于投资政策松绑前,杠杆比率事实上已经在逐步加大。产险行业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的补贴。人保财险精算总监陈东辉认为:“行业已经成为高杠杆、高周期性的投资型行业,目前的高额资本积累,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的风险偏好,必将进一步加大本轮行业周期波峰和波谷之间的振幅。”
事实上,在这次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将重点关注高现金价值业务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和一些公司的另类投资风险,做好重点公司现金流排查监测,切实防范可能出现的现金流风险。而且保险行业的退出机制也在多处提及,“研究制定《保险公司接管办法》。要进一步健全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研究探索保险行业风险处置的制度机制,不断丰富风险处置工具,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持。”“坚持专业化、区域化的市场准入方向,加快区域性市场退出实践等等。”
在其他资产管理行业去杠杆压力下,信托等金融产品风险隐患逐步加大,交叉传递性强,保险公司会不会成为风险的最后接棒者?事实上,监管层也在警醒防范外部风险传递。尤其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保险负债业务呈现短期化、高收益倾向,比如部分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短期限和高收益的万能险产品等理财型保险业务。据了解,这些产品期限多为1年或2年,结算利率达到5%甚至更高,手续费率在3%左右,这带来较大的资产错配和流动性风险隐患。
慧择提示:受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影响,2014年保险业交出靓丽成绩单。进入2015年后,保险业面临加杠杆机遇,权益类投资比重仍有提升空间,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