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4年7月份以来,车险费率改革的模式与机制逐渐清晰,保险业界对于改革的讨论也不断深入。毋庸置疑的是,车险费率改革后经营商业车险的保险公司将掌握车险费率制定的主动权,然而这对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
事实上,在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道路上,国际上有很多国家的保险市场已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机制。日前,全球领先的车险定损解决方案供应商——翱特中国参与了第三届中国车险峰会,该公司汽车技术中心总监沈彤在会上介绍了成熟市场的“汽车赔付风险分级制度”,阐述了该分级制度下的三大要素及对于我国车险费率改革的借鉴意义,并分享了通用于国际数十年的翱特标准化定损工具在风险分级及理赔实务中的应用价值。
据沈彤介绍,“汽车赔付风险分级制度”广泛应用于欧美等保险发展成熟的市场。在该制度下,车身结构设计、易损零件定价、维修工时标准等方面都是保险公司在厘定车损险费率时纳入考量的重要参数。
具体而言,在车身结构设计方面,国外普遍采用新车款低速碰撞实验的方式,即在新车上市之前,通过计算低速碰撞后的修复费用,来确定新车的保险分级,从而确定保险费率;在易损零件价格计算定价方面,国外保险公司通常会对一些在碰撞中损伤概率较高的零件价格进行经常性的追踪,依据情况调整相应的车险费率,从而对费率进行动态监测;在工时标准方面,国外保险公司往往会针对与维修机构争议较大的钣金喷漆工时开展研究,通过确定如零件材质、损伤面积、部位、维修技术与工具等因素,将钣金喷漆工时标准化,并结合厂商规定的拆装工时来控制工时方面的赔付。在此过程中保险公司与汽车原厂不断沟通,并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让汽车的维修费用不断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赔付风险分级制度”实施的一个重要考量在于,保费厘定时使用的维修标准是否与定损理赔实务中应用的维修标准一致。因此,沈彤认为, 一个能够从保费厘定到事故车维修理赔环节都贯穿始终的标准和工具尤为重要,只有当保险公司、汽车原厂、维修机构和监管机构等车险行业的参与各方都通力合作,才能够打造共赢、可持续发展的车险行业未来。
慧择提示:目前,汽车赔付风险分级制度在欧美国家的应用较为广泛。随着我国车险费率改革的深入,汽车赔付风险分级制度的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