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5年新年后,银行理财产品“开局不利”。近日,各家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下降,大型国有银行的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甚至跌入“4时代”。
事实上,20144理财产品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行趋势。1月15日,来自金融信息平台银率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由于货币市场收益率的下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2014年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下行趋势,2014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头尾相差0.5个百分点。
而这一趋势在2015年或将延续。在预期收益率处于下降通道的趋势下,专家建议应该购买中长期的产品,从而提前锁定相对高的收益。
整体收益下滑
笔者走访上海多家银行网点时发现,目前基本很难找到收益率在6%以上的理财产品,大多数在5%左右,有的甚至已经跌破5%。在位于上海华苑居住区的某股份制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张先生介绍说,与去年12月底相比,预期收益率下降了0.2%左右。目前在售的门槛为10万元的38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5%;门槛为10万元的168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9%。
笔者随后登录几家商业银行的官方网站,鲜见收益率超过6%的理财产品。中信银行推出的“共赢1506期”理财产品,期限为371天,起点为5万元,收益率仅为5.55%,另外一款起点为10万元理财产品,期限也同样为371天,收益率也仅仅达到5.6%。其他多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则为5.3%到5.6%之间。
虽然个别产品收益率仍在6%以上,但是大多门槛高、期限短、非保本,例如某股份制银行的一款产品,虽然预期收益率为6.2%,但门槛是100万元;某城商行的33天期产品,起购金额为20万元,预期收益率为6.0%。大型国有银行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普遍已经跌破了5%,某款5万元起69天期产品预期收益率仅为4.8%。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上周共有75家银行发行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各发行主体的产品预期收益率较前一周均有下滑。以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大型国有银行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91%,在各发行主体中“垫底”。
据银率网统计,2014年总计有178家商业银行共发行60911款理财产品,较2013年增长29.53%。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总计发行55002款,较2013年增长26.54%。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在2014年1月份达到近年峰值,之后收益率稳步下滑,12月份收益率回升,主要由“年末效应”和股市的吸金效应等多重原因导致。2014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27%,平均投资期限为120天。2014年预期收益率超过6%(含)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平均投资期限为253天,而2013年这一平均值仅为130天,接近两倍的差距。
银率网分析师牛雯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未来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将会大大地延长。另外,投资于货币市场的金融产品,其收益率将会持续走低,和老百姓的理财息息相关的,则是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的收益预计将会有所缩水。债券市场因为去年年底的“黑天鹅”事件影响,风险已经逐步释放,因此,2015年债券市场或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另外,还有一些互联网理财产品,特别是P2P、票据、众筹等产品,其风险在2015年将会进一步释放,投资者需谨慎对待。
银行“不缺钱”是主因
银行专家认为,预计理财产品收益整体将会以下行调整为主题。
银率网数据显示,2015年首周共有781款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发售,平均预期收益为5.27%。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不同银行类型产品收益较前一周全面下滑,其中国有银行平均收益更从5.07%跌落至4.95%,在全部品种中“垫底”。
从分期限类型看,新年首周除一年期以上投资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逆增”外,其他所有期限类型产品平均收益亦全线下调,其中1个月以内期限产品降幅最大,较前一周下降0.32个百分点至4.62%。
牛雯表示,受年初市场流动性趋缓影响,当前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将会以下行调整为主题。由于股票市场热度不减,吸金能力不容小觑,加之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导致市场流动性也并非是完全乐观,因此1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会保持温和调整,投资者的购买机会依然较多。
在某城商行网点,投资者宋女士告诉笔者,“幸好去年年底买了一款360天期5.8%的产品,现在收益率都下降了,多亏下手早。”业内人士介绍说,每到年末受揽储“冲时点”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年底有所提升,进入1月份后,资金压力减轻,收益率随之回落。因此,理财产品收益目前的回落属于正常现象。
回顾去年,11月央行降息之后,市场资金面进一步宽松;去年12月底,央行发布文件,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考核,不征收存款保证金,短期内释放了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降温。
对此,牛雯分析,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呈现大面积下调态势,与“年关”已过、流动性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有关。新年以来,新股发行热度不减,本周22只新股申购,“吸金”效果依旧明显。因此,新年首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会保持温和调整,1月份仍是购买时机,投资者要把握机会。
春节前或再次冲高
业界分析认为,元旦过后,银行整体资产池的产品收益率都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收益率特别高的理财产品出现。
“市场流动性在1月份显得并不宽松,随后的2月份又面临春节长假,理财产品依然具有很好的购买机会。”牛雯认为,2015年有一个机会良多的开局,但从全年来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依然会继续保持下滑。一方面,目前经济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内生动力不足,央行在2015势必需要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很难逆势上行。另一方面,监管层在2014年陆续出台各项政策,直接或间接的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巨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结构性产品在A股一路向“牛”的情况下有了明显增多。对此业界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会太高,但会阶段性出现高点。尤其是结构性产品,会不定期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它的收益率会相对保持优势,不会因传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而下降。而且,由于结构型理财产品可以算作储蓄,银行发行的积极性也高一些。不过,这类产品主要投资股市,存在一定风险,适合有经验的投资者购买。
某资深业内人士说:“伴随着股市的上涨,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不少是直接挂钩沪深300指数的,其前景颇为光明。若投资者看好未来的股市,也可适当投资相关产品。”另外,该人士表示,春节前银行往往还会发行一批高收益理财产品,来吸引储户“年终”的那一笔钱。所以,临近春节前或会再现高收益产品。
除特殊情况外,推荐的产品一般会在周一过后2至4天内截止认购,但不排除推荐产品额度售完的问题,遇到类似情况,投资者可以咨询该银行网点理财经理选择其他同类产品。另外,要买到高收益理财产品,市民最好先预约,预约方式有现场、电话和网上等。
2015年,高收益理财产品将 “稀缺”,成为业内人士共识。青岛银行理财师提醒市民,2015年将是银行理财市场转型的一年,经历了去年央行降息、“9号文”、股市走牛等一系列洗礼后,银行对理财产品的投资结构、期限和投资对象都做了较大调整,中长期的理财产品开始主导市场。“今年的银行理财可能再也没有‘季末’和‘月末’冲高的说法了,春节前银行理财的收益可能不会太高,但会出现阶段性高点。”这位理财师表示。
宜关注长期理财产品
专家表示,在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和股市“吸金”的大背景下,预计今年全年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将走“下坡路”,投资者最好在年初购买中长期产品,提前锁定较高收益。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对于稳健型的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产品仍是“风险较小、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分析人士普遍预计,今年市场资金面仍将延续宽松态势,市场利率水平将持续回落。与此同时,股市的持续回暖还将继续分流资金。预期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会更加稀少,超过5%已经算高收益,大部分产品预期收益率将维持在4%至5%之间。
那么,投资者该买哪些理财产品呢?理财师丁圣杰建议,即使短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略高,但是到期后,新一期的产品收益率却在“下台阶”,从全年整体来看收益“缩水”。因此,在预期收益率处于下降通道的趋势下,应该购买中长期的产品,从而提前锁定相对高的收益。
随着市场资金面重回宽松,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2014年底短暂冲高后再度下滑。今年与往年情况有些不同,随着2014年11月份央行降息,业内人士预计,尽管各银行随着市场化的弹性而上浮存款利率,但是就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行情看,短期内短期理财产品或将不再是一个好选择。相应增加配置中长期理财产品,锁定理财收益成为近期理财师们对市民理财的新建议。
“对于习惯打‘稳健牌’的居民来说,在储备好流动性资金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长期合理的资产配置,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把绝对的投资收益固定下来,是新年理财的好选择。”在一家“国”字头银行做理财经理的张先生告诉笔者。
也有理财师给出略微不同的建议,理财师曹女士告诉笔者,关注理财产品类型,注意看赎回、提前支取的费用,了解清楚产品的投资方向是市民们在理财时首要需关心的。她说,对于保本型理财产品无需多说,值得一提的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非固定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直接跟实际收益挂钩。此外,对于收益的概念也需要注意,有“预期收益率”、“固定收益率”这几个不同的概念。预期收益率是指未来预计的收益率,并非一定能达到的收益。而固定收益率则是固定多少的承诺收益率。
分期限类型看,除一年期以上投资期限的理财产品外,其他所有期限类型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全部下滑,其中1个月以内期限的理财产品下调幅度最大,较上周下降0.32%。
银率网分析师牛雯建议投资者在储备好流动性资金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长期合理的资产配置,选择中长期理财产品,把绝对的投资收益固定下来。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近期理财产品收益下行幅度有限。牛雯说,新年伊始,股票市场IPO热度不减,下周22只新股启动申购,吸金能力不容小觑,加之央行继续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市场流动性也未见乐观。整体而言,1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会保持温和调整,理财产品购买机会依然较多,建议投资者积极把握投资机会。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开局不利”,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跌跌不休。此外,受春节理财利好因素的影响,长期理财产品有望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