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上市公司纷纷忙于理财。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发布涉及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其中,已明确认购理财产品的有58家,涉及金额为81.65亿元。
近百公司发理财公告
昨日晚间,据统计数据显示,其中已经实施认购各类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达58家,认购金额合计为81.65亿元。不少上市公司出手大方堪称土豪,如交通银行、上海贝岭、桐昆股份等。
扎堆理财为保值增值
上市公司为何扎堆理财?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对于上市公司投资理财产品,监管层已有相关规定。上市公司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可进行现金管理,但投资产品需符合安全、保本、流动性好等要求。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在岁末年初等特定时间段,账面闲置资金需要途径保值增值,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积极性也颇为高涨。
笔者梳理公告也发现,上市公司用于投资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大多为自有闲置资金以及暂时没有明确用途的超募资金。购买的大多为低风险的保本型理财产品,产品周期也多以中短期为主,预期年化收益率则在5%~6%之间,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上市公司已成为“理财专业户”,试图通过投资收益弥补亏损的主营业务。这其实反映了公司主业不佳、管理层存在不少问题,建议尽量回避此类公司。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近百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理财产品公告,而且2015年前半月就豪掷81亿,其中交通银行堪称土豪。此外,不少上市公司已成为“理财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