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塘西古镇曾是江南十大古镇之首,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古迹众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塘西古镇好玩吗?古镇供游客游玩的景点很多,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旅游出行,带保险同行
塘西古镇在明清时富甲一方,塘西原属仁和县管辖,民国后成立了杭县,塘西便属杭县管辖。解放前,塘西分水南和水北两镇,水南属杭县管辖,水北属德清县管辖,两县隔河而治。1950年5月,德清县城关区双溪乡3村即原水北镇划归塘西镇管辖,结束了两岸分治的局面。1958年,杭县建制撤消,塘西隶属于杭州郊区,称杭州市塘西人民公社塘西管理区。1959年3月遂又隶属半山联社。次年,半山、拱墅两联社合并为钱塘联社,塘西又属钱塘联社。1961年4月,钱塘联社与老余杭县合建余杭县,塘西隶属余杭县。今随县制变化,属杭州市余杭区。1985年11月,因县境内拆乡并镇,原丁河乡并入塘西,1992年原塘南、宏畔、超山三乡又一起并入塘西,于是,地域、人口一起猛增,使其成为余杭区内的第二大镇。
塘西古镇山明水秀,名胜古迹较多,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美丽的诱人景色。旧时,曾有栖溪十六景之说,分别为: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溪口风帆、永明晚钟、清流高阁、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晓、超颠远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阳、横潭渔火。文人雅士们纷纷为这些景色呤诗咏句,为那些景点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诸如“市门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之类的佳句。历经沧桑,时过境迁,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胜景大都早已湮没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观梅胜景,则在新时期中焕发了青春。超山素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江苏的邓尉、无锡的梅园齐名。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不但重现了十里梅海的胜景,而且还建成中国第一印山;镇中心横跨运河的广济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1498年,系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下的郭璞井,传说为晋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系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南宋古庙、吴昌硕墓、三条半古弄、八字桥古街等等。为了充分挖掘塘西的文化内涵,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事业,一个占地1200亩的“塘西运河文化村”即将动工兴建,她的建成,将使塘西古镇焕发青春,重现昔日那小桥流水的迷人风光。
塘西古镇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士荟集、文风颇盛。明清时便有“樾馆”、“传经堂”、“丹铅精舍”、“经一庐”等藏书楼名燥一时,还出了劳格、朱学勤那样的著名藏书家。塘西,崇学之风颇盛,据清光绪年间的《唐栖志》记载:塘西在明代时共中进士15人、举人40人、五贡14人。在清代时,共中进士23人、举人64人、五贡43人。早在光绪九年,塘西就开设有义塾,俗称“蒙童馆”,光绪十六年,塘西设“栖溪讲舍”,仁和县令捐资以助,并立碑记念此碑至今尚存。光绪三十二年,栖溪讲舍改办成“栖溪两等小学堂”。民国期间,公私立小学相继创办,小学与私塾并存,学子们小学毕业尚需继续深造者多移步杭城。抗战期间,曾因此办过中学,但时间不长便告停办。1956年,塘西终于出现了当时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完全中学——杭县中学。时至今日,塘西镇已拥有4所中学、1所职高、1所专修学院和17所小学,04年年末在校学生为12652人。历年来,塘西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塘西中学的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区普高中名列前茅。目前,从塘西中学毕业的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教授、学者、高级知识份子已达数百人。
慧择提示:以上介绍的便是塘西古镇好玩的景点,这里自然风光优美,人杰地灵,是人们外出游玩的最佳去处。保证塘西古镇游玩的顺利,人们关注景点之余还应该制定合理的住宿计划,以免游玩时找不到住宿地。
旅游出行,带保险同行
塘西古镇在明清时富甲一方,塘西原属仁和县管辖,民国后成立了杭县,塘西便属杭县管辖。解放前,塘西分水南和水北两镇,水南属杭县管辖,水北属德清县管辖,两县隔河而治。1950年5月,德清县城关区双溪乡3村即原水北镇划归塘西镇管辖,结束了两岸分治的局面。1958年,杭县建制撤消,塘西隶属于杭州郊区,称杭州市塘西人民公社塘西管理区。1959年3月遂又隶属半山联社。次年,半山、拱墅两联社合并为钱塘联社,塘西又属钱塘联社。1961年4月,钱塘联社与老余杭县合建余杭县,塘西隶属余杭县。今随县制变化,属杭州市余杭区。1985年11月,因县境内拆乡并镇,原丁河乡并入塘西,1992年原塘南、宏畔、超山三乡又一起并入塘西,于是,地域、人口一起猛增,使其成为余杭区内的第二大镇。
塘西古镇山明水秀,名胜古迹较多,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美丽的诱人景色。旧时,曾有栖溪十六景之说,分别为: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溪口风帆、永明晚钟、清流高阁、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晓、超颠远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阳、横潭渔火。文人雅士们纷纷为这些景色呤诗咏句,为那些景点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诸如“市门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之类的佳句。历经沧桑,时过境迁,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胜景大都早已湮没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观梅胜景,则在新时期中焕发了青春。超山素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江苏的邓尉、无锡的梅园齐名。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不但重现了十里梅海的胜景,而且还建成中国第一印山;镇中心横跨运河的广济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1498年,系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下的郭璞井,传说为晋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系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南宋古庙、吴昌硕墓、三条半古弄、八字桥古街等等。为了充分挖掘塘西的文化内涵,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事业,一个占地1200亩的“塘西运河文化村”即将动工兴建,她的建成,将使塘西古镇焕发青春,重现昔日那小桥流水的迷人风光。
塘西古镇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士荟集、文风颇盛。明清时便有“樾馆”、“传经堂”、“丹铅精舍”、“经一庐”等藏书楼名燥一时,还出了劳格、朱学勤那样的著名藏书家。塘西,崇学之风颇盛,据清光绪年间的《唐栖志》记载:塘西在明代时共中进士15人、举人40人、五贡14人。在清代时,共中进士23人、举人64人、五贡43人。早在光绪九年,塘西就开设有义塾,俗称“蒙童馆”,光绪十六年,塘西设“栖溪讲舍”,仁和县令捐资以助,并立碑记念此碑至今尚存。光绪三十二年,栖溪讲舍改办成“栖溪两等小学堂”。民国期间,公私立小学相继创办,小学与私塾并存,学子们小学毕业尚需继续深造者多移步杭城。抗战期间,曾因此办过中学,但时间不长便告停办。1956年,塘西终于出现了当时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完全中学——杭县中学。时至今日,塘西镇已拥有4所中学、1所职高、1所专修学院和17所小学,04年年末在校学生为12652人。历年来,塘西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塘西中学的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区普高中名列前茅。目前,从塘西中学毕业的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教授、学者、高级知识份子已达数百人。
慧择提示:以上介绍的便是塘西古镇好玩的景点,这里自然风光优美,人杰地灵,是人们外出游玩的最佳去处。保证塘西古镇游玩的顺利,人们关注景点之余还应该制定合理的住宿计划,以免游玩时找不到住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