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5日收盘,沪深两市成交再现“天量”交易,在12月3日突破9000亿元之后午后盘中突破1万亿元,沪市、深市成交总额均刷新历史数据。
由金融等蓝筹股发力带来的暴涨行情在12月5日仍未结束。市场火爆的同时,深交所、上交所大宗交易也十分热闹。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12月4日,沪深两市大宗交易总量为301.01亿股,成交总额达到2940.6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0.71亿股、2075.35亿元大步跨越。
金融股作用举足轻重,数据显示,11月以来截至12月4日,金融股在大宗平台总额已经达到92.75亿元。金融股上榜的买方卖方席位显示,QFII资金频繁“搅动”。
股东套现催热成交
“大宗交易比较活跃与市场行情的火爆有关,大盘在7月份后反弹,成交额逐日攀升。市场出现反弹的时候,交易必然会活跃,大宗交易也不例外。”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对笔者表示,大宗交易的活跃也反映了市场机会增多,各路资金参与的机会积极性在提高。
分月份来看,9月和11月是2014年出现大宗交易最多的月份。数据显示,1-11月,各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分别为217.12亿元、165.33亿元、185.77亿元、182.29亿元、149.34亿元、221.97亿元、258.97亿元、285.23亿元、513.21亿元、248.01亿元、432.53亿元。
大宗交易一直被视为上市公司股东的重要出货手段。江浙某券商策略分析师对笔者表示,9月份A股重要股东减持额创2013年以来的新高,产业资本、上市公司高管等积极在套现。
“11月大盘进入疯狂上涨,蓝筹股上涨非常犀利,蓝筹股的量比较大,大宗交易的成交额也上得比较厉害。”杨德龙对此表示。
对于一些股东偏好利用大宗平台来出货,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便于交易,可以进行批量成交,其次是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三是比较隐蔽,很多投资者不会注意到,而且一般都是交易后公告,对股价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较低,对维持市值有一定的作用。
QFII凶猛
笔者据有关统计,2014年11月1日到12月4日,金融股中招商银行大宗平台交易额居于29只金融股之首,达到了33.13亿元,其次为国海证券14.62亿元、新华保险7.83亿元、光大银行.32亿元、山西证券7.32亿元。
招商银行在11月被机构大幅度抛售,但仍然受到各种资金的追捧。11月14日、11月20日、11月21日、11月28日,招商银行曾八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卖出席位上有六次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30.61亿元。尽管资金量较大,但交易价格却出入意料地并未出现折价的情况,六次交易机构的接盘方分别为招商证券哈尔滨长江路证券营业部、中信建投总公司、海通证券总部。
除了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也同样遭到5家机构抛售,数据显示,有三次交易也被海通证券总部接盘,溢价率达到0.99%。
上述提及的营业部也成为此时间段内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买入金融股最多的几家。据统计,2014年11月1日到12月4日,买入金额总和排前五的分别为:海通证券总部26.83亿元、中信建投总部10.48亿元、机构专用席位5.69亿元、招商哈尔滨长江路证券营业部4.75亿元、中信证券总部4.6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总部就多次被报道为QFII大本营之一。
而卖出榜单前六上,也同样有QFII藏身其中。数据显示,2014年11月1日到12月4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卖出金融股居首的就是机构专用席位,机构合计抛售了42.44亿元,而国海证券股份梧州西江路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总部、申银万国南宁南宁长湖路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上海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分别卖出了8.48亿元、8.29亿元、5.37亿元、3.68亿元、3.62亿元。这些营业部卖出的股票集中在新华保险、国海证券和民生银行。
其中,中信证券总部、中信证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也被视为QFII资金聚集地。
此外,同样带有QFII背景的东方证券东方资财在买入榜尤为积极。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海通证券国际部等也没有缺席这一波金融股的大宗交易。
除此之外,游资是买卖金融股的典型代表。据笔者了解,中信证券上海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就因善于追涨停、频繁登上龙虎榜而闻名,在近六个月内,该营业部17次上榜龙虎榜,在所有营业部中龙虎榜成交金额位于第八位。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金融股大宗交易平台总额达92.75亿,而且QFII资金开始频频“搅动”。此外,QFII藏身卖出榜单前六,其中中信证券总部被视为QFII资金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