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肇东市数千名教师因为薪资待遇问题集体罢课,此事过去不到两周,近日黑龙江双城市、依兰县、尚志市、宾县、巴彦县、方正县等地再次出现类似的教师停课维权事件。
通过媒体的调查,我们大致了解到,此次黑龙江部分地区教师停课维权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工资低、待遇差,而直接原因则是养老保险试点改革使这些地区的老师多交了10年的养老金,相比其他地区或其他尚未纳入养老保险改革序列的群体,这些地区的老师们认为自己遭遇了不公平对待。这是一起典型的改革先行者吃亏的案例。有论者认为,改革不应该让先行者吃亏。但实际上,改革,既然是对利益的再分配,是对原有的利益结构的调整,是对一部分人盘中奶酪的触动,就必然会形成使先行者吃亏、于试点者不公的局面,这是理论以及实践上都无法避免的。
不过,虽然使先行者吃亏、于试点者不公无法避免,但是让谁先吃一点亏,让哪一个群体先行试点却是可以讨论与设计的。正如李克强总理之前所阐述的,“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任何时代,改革所面临的阻碍与压力都非常强大。尤其在我们当前的社会,诸种因素的综合使得改革难上加难,整体的一揽子改革不易推出,对强势利益群体既得利益的触动也面临着太大的阻力。所以,在改革的推进与策略选择上,我们往往率先推进阻碍比较小的部分,让改起来相对容易的群体先行试点,将“硬骨头”留在后面。比如对养老保险双轨制的改革,我们就首先选择了相对弱势的中小学教师群体,而不是改起来更为艰难的公务员群体。诚然,对阻力比较小的部分率先改革,让相对弱势的群体先行试点,以点带面、以一带多,进而实现全面、整体改革的推进,这种先易后难的改革策略易于建功见效。但是,养老保险改革也不能光捡“软柿子”捏,先捏“软柿子”,再啃“硬骨头”的改革策略往往会带来诸多负面的效果。
首先,先易后难,习惯于以相对弱势群体作为改革的试点,极易使公众误会改革的意图、怀疑改革的诚意,将改革视为利益集团对于弱势群体的又一轮盘剥,进而滋生社会的不满,加大改革的阻力,增加改革的难度,反而不利于改革。这并非危言耸听,实际上,近年来,在每一次针对相对弱势群体的试点改革推出后,公众及社会都有类似的担忧与顾虑。
其次,在先易后难的改革策略下,强势利益集团的作梗与阻碍,往往导致后续整体、深入的改革措施久久难以跟进,对真正的利益集团的触动迟迟无法推行,这在客观上将导致改革的试点状态与过渡期逐渐凝固为常态,使先行者遭遇的暂时不公平无限期延长,这不但使得试点的先行意义与改革经验付之东流,无法形成典范效应与经验借鉴,而且进一步加大社会的不公平,扩大了贫富的差距。即就黑龙江教师停课维权事件而言,延宕十年的改革停滞事实上已使得试点的过渡期业固化为畸形的新常态,客观上使改革试点成为新一轮不公平的渊薮,使改革异化为对相对弱势群体的盘剥,由此方才引起当地教师“患不均”的不满。
所以,改革不能光捡“软柿子”捏,也不能不啃“硬骨头”。而对于“硬骨头”,既要尽快“啃”,也要率先“啃”。尽快“啃”,在于尽快跟进后续的改革措施,持续推进改革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示范与经验;所谓率先“啃”,在于以阻碍大的群体、难以改的部分为改革的突破口,以此昭示改革的决心与魄力。就此而言,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该是“啃”公务员群体这一“硬骨头”的时候了。
慧择提示:从教师停课维权事件中可以得到启发,养老保险试点改革必然会形成使先行者吃亏、于试点者不公的局面。在实际操作中,改革不能光捡“软柿子”捏,要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