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阳光保险宣布以4.63亿澳元(人民币24.5亿元)收购澳大利亚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并与酒店管理方美国喜达屋酒店集团结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授权喜来登提供为期50年的管理服务。据悉,阳光保险已与喜达屋集团在10月10日正式签订收购协议。目前该笔交易已获得澳洲政府批准,并已经完成所有的交易程序。
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是当地地标建筑之一,位于悉尼核心地段海德公园对面,该地段是悉尼的主流社交活动中心、CBD商业区以及金融公司密集区。而随着国际休闲度假和商务旅客人数激增,数月以来悉尼的酒店业客房入住率逐月提升,投资前景被看好。
据阳光保险介绍,按该酒店共557个房间计算,喜来登公园酒店的每个房间价值约72.6万美元。而根据预测,2014年度喜来登公园酒店的税前盈利约为3000万澳元。也就是说,4.63亿澳元的收购价,相当于每年无杠杆收益率6.5%左右。阳光保险方面称,此次是以一个相当公允的价格拿到了喜来登公园酒店。
阳光保险对此次收购有着自己的战略布局。自去年携手国际顶级投资机构KKR,到如今的南半球收购,阳光保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资产布局已经开始。结构多元与全球配置,正是快速增长的保险资产平衡收益、分散风险的必然要求。资料显示,阳光保险集团目前拥有产险、寿险 、资产管理等多家专业子公司,是国内险业第二梯队代表之一。
保险资金“出海”投资已经势不可挡。在阳光保险出手之前,中国平安在2013年7月被曝从德国卖家手中,购得伦敦金融城的标志性建筑劳合社大楼?穴Llyords Building?雪,成交价为2.6亿英镑。2014年6月,中国人寿联合卡塔尔控股,斥资84亿元买下伦敦金丝雀码头附近的Upper Bank Street大楼90%的股权。其中,中国人寿占比70%,卡塔尔控股占20%。而就在不久前的10月6日,安邦保险又宣布,斥资19.5亿美元从希尔顿集团手中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这是目前保险公司投资海外房地产出价最高的。
规模日益庞大的险资选择频频“出海”,在国内股市动荡和固定收益市场体量有限的情况下,有分散投资风险的考量。据统计,截至2014年8月底,保险行业总资产达9.48万亿元,投资资产达8.58万亿元。而且成熟的海外商业地产市场带来的稳定回报,对险资来说也是不小的诱惑。目前国内险资投资收益率在5%左右的水平,而投资海外不动产一般来说都会高于这个水平,曾有媒体估算中国平安买下伦敦劳合社大楼的投资收益率在6%-9%之间。
虽然已有部分保险公司进行了境外投资的有益尝试,但与保险业资产规模相比、与行业的发展需要相比,境外投资占比仍然较小,进一步推动保险资产国际化配置势在必行。保监会数据显示,目前险资境外投资余额约1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不足1000亿元,占险资运用余额总量比例不到1.1%,距离15%的监管比例上限尚存空间。
有专家预测,中国资本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且稳定的境外商业地产的热情还会继续升温。在今年年终以前,流入国际地产市场的中国资金规模将增长一倍,中国投资者发起的交易数量预计将达到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险资或许将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境外投资亦暗藏诸多风险。比如日本经济在陷入“失去的十年”之前的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面对本国国内资产价格高涨且投资渠道有限的窘境,投资冲动强烈的日本企业曾发起“购买美国”的运动,将全美10%的不动产收入囊中,其中包括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和圆石滩高尔夫球场。但这些看似优质的海外资产有很多在换主之后似乎有些“水土不服”,短短几年内出现了经营不善、难以为继的困局,洛克菲勒中心和圆石滩高尔夫球场也最终以更低的价格回售给美国。而随之而来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让保险公司也变得“不保险”了,1997年起,日本先后有7家寿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危机破产倒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特别是对境外市场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和探索时期的中国险资,面对各国法律制度、投资环境和文化背景差异等复杂的外部环境,应该本着稳健审慎的态度量力而行,要做到放得出去,也收得回来。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阳光保险4.63亿澳元收购悉尼喜来登公园酒店,中国平安、安邦保险等保险公司都在海外大手笔买入商业地产。在加大海外投资力度的同时,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保险资金“出海”需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