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决卫生资源配置的“倒三角”问题是推进我国医改,改善卫生公平、效率、可及、效果等四大导向的关键。据报道,近日,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发布。那么这会给患者带来哪些益处呢?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浙江省公立医院奏响“三部曲”。作为全省医改市级试点对象,17日,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发布,留在基层医院看病的患者,将享受更高的医保报销政策。今后,温州市将逐步建立基层首诊、服务规范、运转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到2015年底,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比例达到60%以上,县级医院转诊率不超过10%。
从2011年起实施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到优质资源下沉和建立基层首诊制度,推行双向转诊,浙江省医改“三部曲”有序推进。而作为“三部曲”之一的分级诊疗,将如何改变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尴尬现状?市民在看病时,又会有哪些变化?为此,媒体人采访了市卫生局医政处有关专家。
先去小医院 报销比例高
《方案》指出,强化医保政策导向,科学引导基层首诊,拉开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省市医疗机构及区域外医疗机构的报销差距。根据要求,市区职工医疗保险门诊报销比例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差距不低于10%,城乡居民该比例不低于5%。医保参保人员一个医保年度年住院起付线也有变化,市区职工到三级医疗机构住院,超过600元的部分才能享受医保报销,二级医疗机构起付标准为300元,一级或其他医疗机构200元。城乡居民住院起付线分别是:三级医疗机构 700元,二级医疗机构400元,一级或其他医疗机构300元。
卫生局医政处处长郑云蒸说:“通过报销比例的价格杠杆,有助于打破部分市民动不动跑大医院看病的习惯,引导患者实现分流。”
以市区职工小王为例,小王感冒发烧,他到基层医院看病后,医保报销比例假设可达80%,但如果小王直接去附一医等大医院看病,报销比例可能就只有60%或更低。当然,如果小王患病严重,基层医院首诊医生将会开出转诊证明书,帮他向上级医院预约转诊。
需要注意的是,各县(市)参保人员跨区域就诊,需辖区内二甲或以上医疗机构(温州市区原则上需三级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证明书,才可以按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报销医疗费;未经转诊自行到区域外就诊的,其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将在原有的基础上下降约25%。以乐清患者为例,跳过乐清当地医院直接到温州市区医院看病,报销比例可能从90%下降到65%。
医保报销比例杠杆不适用于以下特殊情况:1、在市域范围内突发急、危、重症须急救的参保患者;2、出差、旅游、探亲途中突发急、危、重症参保患者。以上特殊情况患者,都可以先就近入院抢救治疗,随后补办转诊手续。
目前,各县、市医保报销具体方案尚未制定,最快有望于明年上半年实行。
药品更齐全 买药更方便
实施分级诊疗后,除特殊情况外,患者首次就医原则上应在当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分级诊疗关键还在于强基层。”在郑云蒸看来,市民愿不愿意到基层医院首诊,还得看技术和服务。
为确保分级诊疗顺利铺开,方案规定从基层队伍、基层机构建设及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等方面大力提升综合服务。
2005年起,温州市开展“城市医生支援农村”活动;2012年,推进“两下沉、双提升”,为基层医院注入了新活力。今后两年内,温州市首批签约的规范化培训医师也将进入基层医院。同时,将继续推广医联体模式。如附一医托管文成县人民医院、永嘉县中医院、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实施分级诊疗后,附一医将优先接收合作医院转诊病人。
此外,以分院模式或托管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一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省级增补非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后,允许其使用一定金额的医保目录内非基本药物中标产品。这意味着以前一些只能在大医院才买得到的药,今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买到了。郑云蒸表示,这个规定可以把一大批患者留在基层医院,除了买药方便,还能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
据透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面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市民可以自由选择首诊、基层医院,然后和该院医生签订一年契约。契约时间内,市民先到该医疗机构首诊,然后再由首诊医生判断是否需转上级医院。经上级医院诊治,患者急性期稳定后,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转至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后续治疗或康复过程。
建信息平台 开绿色通道
看病先去基层医院,如果需要转诊,会不会不方便呢?有市民对此表示担忧。
媒体人了解到,温州市医疗协同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基层医生进入该系统后,可以实时查询到所有上级医院的床位数、门诊号源、专家号、辅助检查信息等。郑云蒸表示,医疗协同信息平台的构建,将打破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壁垒,实现任意两个医疗单位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即基层医生通过查询,就可以知道上级医院专家号、病床数,这让转诊变得非常方便。
另外,温州市医疗转诊信息平台正在筹建。该平台建成后,可以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信息与患者诊疗过程的信息整合共享。“这样一来,病人上转下转都很方便,解决了病人在基层医疗单位治疗的后顾之忧。”未来,在基层医院首诊后,对于需要转诊的病人,接诊医生只用动动手指,在转诊平台上点击下按钮,就能轻松地帮助患者预约转诊。
《方案》还鼓励各县(市、区)建立县域医学影像诊断、检验、心电、病理等中心,研究制定各类远程会诊,通过信息化手段,为预约诊疗、双向转诊提供便利。
百姓期待社区好医院
近日,媒体人进行了一次有关社区医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60人中没去过社区医院看病的占56.7%,有30%的人甚至不清楚自家周围有没有社区医院。
然而在这次调查中,70%的受访者对社区医院给予了肯定,认为社区医院的建立可以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大医院压力,减少大医院看病排队情况以及平衡医疗资源,加快医疗事业全面发展等问题。
一边是广大市民的肯定和期待,另一边却是很多市民不会选择去社区医院看病的现实情况。叫好不叫座,社区医院的处境难免尴尬。
最期待好医生
为什么不选择社区医院?媒体人调查发现,医疗水平不高、更信任大医院、缺乏高素质的医师、疑难急重症难以解决、药品种类不齐全等原因排名靠前。
那么居民期待社区医院有哪些改进?结果显示,85%的受访者希望加强对社区医院医生的培训,提高专业素养;53.3%的人期待大医院的医生定期来社区医院坐诊,其次是扩大社区医院规模,让科室更完整以及提升硬件实力等提议。
通过这两项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市民不选择去社区医院主要是因为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师,医疗资源短缺以及对大医院的心理依赖。“社区医院总觉得不放心,就算大医院人挤人,也要来图个踏实。”来附一医给孩子看病的徐女士说,“很多儿童专用药和检查项目都没有,尤其是医生水平差别大,好的医生太重要。”
最希望科室全
为什么选择社区医院?除了价格便宜、就近方便以及流程快捷外,不少受访者认为,一些常见病、轻微病或者多发病、老年人慢性病,完全可以选择社区医院就近服务。于是媒体人展开调查,社区医院还有哪些健康服务项目是市民真正需要的。结果显示,呼声最高的是儿科,有71.67%的受访者希望社区医院能有专门的儿科诊室,其次分别是慢病跟踪治疗与护理(如高血压、糖尿病)、简单的体检项目(如血压、血糖、尿常规、血常规等)、牙科以及疫苗接种等。
其中,不少市民也建议社区医院开设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或者进行一些针对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治疗。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17日,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发布,这意味着温州市将逐步建立基层首诊、服务规范、运转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各县(市)参保人员跨区域就诊,需辖区内二甲或以上医疗机构出具转诊证明书,才可以按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报销医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