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很多保险公司都开始布局相应的产业。据了解,上海自贸区已经成立满一周年,下面笔者将详细盘点上海自贸区一周年保险业亮点。
文前提要一年来,上海保监局坚持制度创新为主、配套政策支持为辅;自贸区内保险市场培育为主、区外保险市场呼应为辅;市场规则体系建设为主、市场环境优化为辅,成效显着。
自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后,保险业举全国之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
目前,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体系基本成形,市场规则初步确立,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市场主体快速聚集
截至8月底,自贸试验区内已设立13家保险公司和1家外资代表处,保险机构数量占区内银证保三类持牌金融机构的15%。其中,产险公司9家,寿险公司4家;外资保险公司2家,中资保险公司11家。
机构形态既包括传统的产险、寿险分支机构,又包括航运保险营运中心等新型功能性机构,此外多家自保公司、再保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中介等专业性法人公司正酝酿计划入驻自贸区,资本多元、业态完善和功能丰富的保险市场体系正逐步形成。
市场创新活跃
随着机构的集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活跃,形成了“高、新、特”的业务发展特色。
高端航运保险业务蓬勃发展。航运保险成为区内第一大险类,截至8月末,区内船舶险和货运险业务共计3.45亿元,占产险机构区内业务保费之比高达36.43%,远高于同期上海市13.99%以及全国2.26%的比例。
新兴保险服务方兴未艾。自贸试验区内融资租赁公司、第三方支付企业、文化类企业等新业态层出不穷,与之相伴的新兴保险业务创新不断,目前已经推出了知识产权保险、文化产业保险、演艺保险、会展保险等险种。
离岸保险业务顺利起步。截至2014年8月底,太平洋财产自贸区分公司开展离岸保险业务1074.99万元,占全部业务的48.09%。太平人寿自贸区分公司则在在保险业内率先开通FTE账户,以自贸区为平台,以FTE账户为载体,通过与境外保险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新型产品,创新跨境作业模式,打通境内外市场,实现境内外市场的两个延伸。
截至2014年8月底,全市102家保险机构中有64家为区内6014家企业提供财产险风险保障2.06万亿元,人身险期末有效保额738.52亿元,实际支付保险赔付款3.68亿元,区内企业覆盖率约30%。
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一年来,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贸易、外汇、税收、海关、检验检疫和金融监管新政策、新举措陆续出台,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政策叠加的综合优势,从释放保险需求、优化保险供给、深化保险创新等各个方面推动了区内保险市场的完善。
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离岸保险税收问题被正式纳入自贸区税收政策研究框架,自贸区外汇保险改革步伐加快,资管公司设立自贸试验区子公司前景明朗,货运险电子发票即将破冰,为自贸试验区航运保险和离岸保险业务发展、为保险资金的境外运用、为保险机构“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信息平台基础建设稳步推进。保险监管信息与自贸试验区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以及国外自贸区自动通关平台已经对接,区内保险机构信用行为纳入自贸区信用信息体系,包涵7大险种承保理赔数据的航运保险信息共享平台逐步深化,推动形成上海航运保险定价中心,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国际竞争力。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保险业将以更强的信心,更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举措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发展。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上海自贸区一周年保险业亮点多,其中,市场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而且,市场主体开始快速聚集于此。此外,上海自贸区的开展,将有利于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前提要一年来,上海保监局坚持制度创新为主、配套政策支持为辅;自贸区内保险市场培育为主、区外保险市场呼应为辅;市场规则体系建设为主、市场环境优化为辅,成效显着。
自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后,保险业举全国之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
目前,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体系基本成形,市场规则初步确立,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市场主体快速聚集
截至8月底,自贸试验区内已设立13家保险公司和1家外资代表处,保险机构数量占区内银证保三类持牌金融机构的15%。其中,产险公司9家,寿险公司4家;外资保险公司2家,中资保险公司11家。
机构形态既包括传统的产险、寿险分支机构,又包括航运保险营运中心等新型功能性机构,此外多家自保公司、再保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中介等专业性法人公司正酝酿计划入驻自贸区,资本多元、业态完善和功能丰富的保险市场体系正逐步形成。
市场创新活跃
随着机构的集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活跃,形成了“高、新、特”的业务发展特色。
高端航运保险业务蓬勃发展。航运保险成为区内第一大险类,截至8月末,区内船舶险和货运险业务共计3.45亿元,占产险机构区内业务保费之比高达36.43%,远高于同期上海市13.99%以及全国2.26%的比例。
新兴保险服务方兴未艾。自贸试验区内融资租赁公司、第三方支付企业、文化类企业等新业态层出不穷,与之相伴的新兴保险业务创新不断,目前已经推出了知识产权保险、文化产业保险、演艺保险、会展保险等险种。
离岸保险业务顺利起步。截至2014年8月底,太平洋财产自贸区分公司开展离岸保险业务1074.99万元,占全部业务的48.09%。太平人寿自贸区分公司则在在保险业内率先开通FTE账户,以自贸区为平台,以FTE账户为载体,通过与境外保险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新型产品,创新跨境作业模式,打通境内外市场,实现境内外市场的两个延伸。
截至2014年8月底,全市102家保险机构中有64家为区内6014家企业提供财产险风险保障2.06万亿元,人身险期末有效保额738.52亿元,实际支付保险赔付款3.68亿元,区内企业覆盖率约30%。
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一年来,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政策利好不断释放,贸易、外汇、税收、海关、检验检疫和金融监管新政策、新举措陆续出台,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政策叠加的综合优势,从释放保险需求、优化保险供给、深化保险创新等各个方面推动了区内保险市场的完善。
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离岸保险税收问题被正式纳入自贸区税收政策研究框架,自贸区外汇保险改革步伐加快,资管公司设立自贸试验区子公司前景明朗,货运险电子发票即将破冰,为自贸试验区航运保险和离岸保险业务发展、为保险资金的境外运用、为保险机构“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信息平台基础建设稳步推进。保险监管信息与自贸试验区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以及国外自贸区自动通关平台已经对接,区内保险机构信用行为纳入自贸区信用信息体系,包涵7大险种承保理赔数据的航运保险信息共享平台逐步深化,推动形成上海航运保险定价中心,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国际竞争力。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保险业将以更强的信心,更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举措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发展。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上海自贸区一周年保险业亮点多,其中,市场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而且,市场主体开始快速聚集于此。此外,上海自贸区的开展,将有利于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