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全面启动失效保单清理专项工作。对截至2014年6月30日前仍处于失效状态、缴费期间为一年(不含)以上的人身险失效保单,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通过电话回访、上门面访等方式主动寻找失效保单客户,最大限度地保护投保人的保单权益。让沉睡的保单醒来,是保险业的一次集体行动,更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必要之举。
近两年来,许多保险公司都发起了对生存金主人的“保险公司喊你领钱”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未领取生存金(含年金和满期金)的客户。来自山西保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西省19家人身保险公司清理出260万份“沉睡”着的寿险保单。这些保单的投保时间最早在1980年,而那一年是山西省恢复开办保险业务的第一年。为此,山西省寿险行业4月起发起了一场“完善客户信息”活动,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寻找个人信息不完善客户,呼唤失联客户回“家”。
大量“睡眠保单”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以中国人寿为例,公司经营时间久,保单跨度长,一方面由于保单都是手工填写,当时大家还没有手机,固定电话也未普及,相当多客户又没有身份证,仅有的家庭住址、单位等信息也随着城市变迁,企业关停并转等因素失效;另一方面也由于彼时的保费水平低,很多客户逐渐忘记了曾经购买过保险。而这种暂时的失联,不仅造成投保人未能按约定交纳保费且超过了宽限期,而且保险公司也因此无法寄送缴费通知以及生存金和红利的领取通知。由于错过缴费期、造成脱保,在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投保人将无法申请理赔。而且“睡眠保单”对客户来说,也意味着资金“闲置”及保障“空窗”。未领取的生存金不会自动产生利息,保单满期后,其他保险责任终止,对客户自身也形成了保障“空白”。也就是说,仅相当于一笔钱存在保险柜里,不仅起不到保障作用,还会损失银行利息,并随着通胀推高不断贬值。
业内人士透露,保单“沉睡”的现象是全行业在前期治理销售误导过程中发现的。据最初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共有超过13万份“睡眠保单”。为了彻底清理 “睡眠保单”,保监会将保险期间一年以上的个人人身保险,以及尚未领取现金价值、存在未了结保险责任的一年期以上保单称为“历史保单”,要求6月底前完成清理。如果延期补正,保险公司必须先停下业务,待补正完成后再开展新业务。事实上,清理并唤醒“睡眠保单”,不仅让失联客户减少损失、重新享受保险服务,而且为保险公司提供了进一步开拓客户资源的机会,从中大受裨益。
对客户而言,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消费者未能补交保费,那么保险合同将中止,消费者往往在未知的情况下失去了保障。保险公司无从提供保险服务,客户也无法享受保险服务。现在,通过唤醒“睡眠保单”行动,保单主人与保险公司重新取得联系,也就意味着客户保险权益得以兑现或延续。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通过“睡眠保单”唤醒行动,一方面可以完善客户信息,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由此赢得市场口碑和企业信誉;另一方面,营销员可以挖潜客户信息价值,通过复效活动开拓新单,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正如8月4日保监会在下发的《关于开展人身保险失效保单清理专项工作的通知》中所言,开展人身保险失效保单清理专项工作是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举措。因此,唤醒“睡眠保单”是保险公司应该全力实施的行动。
当然,保险专家也提醒消费者,由于长期人身保险产品保险期一般较长,消费者购买后,应定期检查自己的保单是否到期,并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领取生存金。另外,当自己的地址、邮编、电话、续期账号等信息发生变更时,要及时致电保险客服电话或登陆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办理相关的保全变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保险公司则应从维护客户的角度,积极创新联系方式,以登报、网络、微信等方式寻找失效保单客户,增强失效保单清理工作实效,并通过此次清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改进保险服务工作的有效措施,着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近日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开始全面启动失效保单清理专项工作。此外,消费者自身也要注意定期检查保单是否到期,以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