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办存款却变成了一纸保单、向代理人买保险却买成P2P高收益产品,不具备持续缴费能力却买了长期缴费的寿险。近年来,虽然保监部门对保险销售误导进行了专项整治,但老年人买保险过程中还是要多长个心眼。
老人买保险先跟子女沟通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适逢九月初九重阳节,有关老年人保险消费权益保护的话题也引发了热议。
老年人购买保险过程中,该如何防范保险销售误导,着重购买哪些寿险产品及避免日后纠纷?不妨记住以下“八项注意”:
一是要全面认识收益和风险。老年人理财知识相对不足,部分老年人只听信“收益高”的说法就购买了保险,没有意识到风险。
二是看清保险条款。无论营销员如何讲解,投保人务必要自己仔细研读条款,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保险责任、免赔事宜、理赔事项等核心部分要做全面详细的了解,有效保障自己的利益。
三是多与子女沟通。老年人购买保险产品前,最好先跟子女沟通交流,就购买保险的具体内容、风险收益等咨询子女,听取其意见。
四是优先投保意外险、医疗险。老年人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要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建议首选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如果你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建议在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时购买一款医疗险。
五是购买保险需量力而行。老年人收入相对较低,在购买保险时更应综合考虑,合理选择缴费期限和缴费方式。
六是要遵守最大诚信原则。有个别老年人为获得保险金,故意隐瞒病史,这种情况往往在后期理赔时引发纠纷,若查明确属隐瞒病史情况,则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七是谨慎签字。保监会一直以来重点打击营销员代签名情况,老年人在购买保险时,一定不能让他人代替签名和代抄录风险提示语句。
八是重视“犹豫期”和回访。目前一年期以上的保单有10个自然日、银保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有15个自然日的犹豫期,在这期间若有任何疑问,可以致电保险公司咨询,选择继续持有或无条件全额退保。保险公司在购买保险产品后会有电话回访,回访会对投保人的权益、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进行再询问并录音保存,回访时一定要如实回答相关问题,后期出现纠纷时可据此维护自身利益。
防止保险销售误导老年人
电话扰民和销售误导是近年来老年消费者向保险监管部门反映最为强烈的两个问题。
针对保险营销电话扰民问题,2013年9月,上海保监局指导和推动行业建成了上海市人身保险电话营销禁拨平台。目前,这个平台已覆盖上海地区的13家人身险电话营销机构,截至今年9月16日累计禁拨手机号码47082个。
针对分红险、万能险等新型人身保险产品,上海保监局指导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制定出台了《上海地区人身保险年长消费者投保指引》,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强化销售前端管理。要求凡60周岁及以上的客户投保,需填写“年长客户投保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测评表”和“年长客户购买保险特别提示”,在承保时应与各公司投保资料一并审核、归档。并对保险公司审核、电话回访等环节做出明确要求。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老年人购买保险需注意事项有看清保险条款、优先投保意外险、谨慎签字等。此外,老年人在保险产品时,一定要全面认识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切勿盲目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