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券商资管的规模开始不断壮大。据了解,券商资管跨越7万亿,为了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关监管部门开始加速回归对券商资管的主动管理。
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按照目前这样的增速继续高歌猛进,券商资管的10万亿大关或在明年就会触及。
用“火箭般”的速度来比喻券商资管近三年来规模的扩张速度并不为过。
从2011年末不足3000亿元,到2012年末的逼近2万亿,再到2013年末突破5万亿大关,券商资管体量一直膨胀,继一季度末闯关6万亿,四个月后的最新数据已刷新到7万亿。
“截至2014年7月底,证券公司资管规模7万亿元。”这是证监会于9月中旬在郑州召开的“资产管理业务座谈会”上公布的数据。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按照这样的增速继续高歌猛进,券商资管的10万亿大关或在明年就会触及。从长不大的“小弟”到逆势井喷的“黑马”,券商资管体量自2012年以来的飙升速度的确令外界瞠目结舌。但在不断勇攀规模高峰之后,野蛮生长隐藏的各类风险也一触即发,行业如何变道以寻求更为持续健康地发展,正在引发更多人的思考。
监管再念“紧箍咒”:通道业务成为重灾区
9月12日,证监会在郑州召开“资产管理业务座谈会”。会上通报了今年以来被查处的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违规细节。据一位与会资管人士透露,华泰证券 、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和潜在风险,在会上被举例点名。
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会上表示,要充分认识防控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的重要性,并申明不得触碰“八条底线”。证监会机构部相关负责人也在会上表示,券商资管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产品报备、信披等制度建设不健全、关联交易有失公允、聘请没有资质的投资顾问而存在隐患、财务顾问费过高涉及商业贿赂等。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梳理,自2012年券商资管业务蓬勃开展以来,至少已经出现了10余起券商违规案例,且以通道业务居多。
截至目前,惩罚最为严厉的是上海证券所涉10亿元资管通道骗局。2013年8月,上海证监局责令上海证券进行整改,并暂停了上海证券的新增资产管理业务3个月,此举被认为是“证监会给出的第一张直接在既定时间内限制入场的”红牌“罚单”。
资料显示,上海证券资产管理部在去年上半年进行的一单10亿元委托贷款的通道业务时险些被骗贷。贷款方通过伪造贷款合同及其法律文件等,涉嫌骗贷。而上海证券未对项目信息与投资人的背景进行调查核实,未进行实质性的尽职调查,也未对贷款合同的用途进行有效鉴定,亦未通过委托贷款专户划款,没能做到勤勉尽责,导致10亿元委托贷款业务存在较大风险。
而9月25日笔者报道的恒丰银行涉嫌违规为股东兜底40亿元事件,也有东海证券和长城证券两家券商参与其中,成为输血通道。
另外,华龙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华西证券 、联讯证券等近10家券商也在最近一年中被证监会和各地证监局点名批评或责令整改。
根据监管层从“郑州会议”上传达出的信息,资管业务违规将从严处理,未来会加大加强资管业务核查范围和核查力度,违规处理也从严办理。而过去券商资管及基金子公司违规的处罚情况则是最多暂停3个月或1个月新产品的报备,以后资管业务违规或会被暂停新增资管业务一年。
非标“松绑”:加速回归主动管理
通道业务不断暴露出来的风险,让监管层继续加强“紧箍”。本月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向各券商、基金公司发放的相关规范通知指出,“不得以通道形式为特定的多个客户办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有券商非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认为,一对多通道业务被禁止后,各家券商将集中精力开展主动管理产品,对于集合产品的发展具有明显推动作用。
在对券商资管业务猛踩一记“刹车”,并警示风险的同时,监管层也仍在继续放松管制,为券商资管业务回归主动管理给予支持。
据了解,在郑州“资产管理业务座谈会”上,监管层还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对涉及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的多项法规进行了系统清理,并同时放宽证券公司集合计划的投资范围,增加“非上市公司股权、债权及其他财产权利”这一类投资标的。
“券商资管未来要取得大的发展,必须要介入到非标领域。”北京一家券商资管公司董事总经理认为,“主动管理可以直接对接非标资产”的规定一旦最终得以实施,不仅扩大了券商主动管理的内涵,也意味着券商资管将真正与基金子公司和信托公司资管业务站在同一起跑线。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到场外及非标市场的投资中,券商资管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接受采访的多家券商资管人士表示,结构融资类产品领域的创新,是发力主动管理、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领地。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股权、债权融资类项目,场外股票融资,衍生产品都是业内正在着力发展的业务领域。
“结构融资在资产管理业务中一直被掩盖住了。”国泰君安资管公司总裁涂艳军也曾向笔者表示,刚成立一年的结构融资部,今年来对国泰君安资管的收入贡献相当明显,主要以非标融资产品最为典型,成为整个行业发力非标领域的一个缩影。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证券公司资管规模破7万亿,监管层将再念紧箍咒,并加速回归主动管理。此外,国泰君安资管不断加大对非标融资产品的投资力度,从而进一步开拓更广的销售市场。
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按照目前这样的增速继续高歌猛进,券商资管的10万亿大关或在明年就会触及。
用“火箭般”的速度来比喻券商资管近三年来规模的扩张速度并不为过。
从2011年末不足3000亿元,到2012年末的逼近2万亿,再到2013年末突破5万亿大关,券商资管体量一直膨胀,继一季度末闯关6万亿,四个月后的最新数据已刷新到7万亿。
“截至2014年7月底,证券公司资管规模7万亿元。”这是证监会于9月中旬在郑州召开的“资产管理业务座谈会”上公布的数据。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按照这样的增速继续高歌猛进,券商资管的10万亿大关或在明年就会触及。从长不大的“小弟”到逆势井喷的“黑马”,券商资管体量自2012年以来的飙升速度的确令外界瞠目结舌。但在不断勇攀规模高峰之后,野蛮生长隐藏的各类风险也一触即发,行业如何变道以寻求更为持续健康地发展,正在引发更多人的思考。
监管再念“紧箍咒”:通道业务成为重灾区
9月12日,证监会在郑州召开“资产管理业务座谈会”。会上通报了今年以来被查处的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违规细节。据一位与会资管人士透露,华泰证券 、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和潜在风险,在会上被举例点名。
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会上表示,要充分认识防控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的重要性,并申明不得触碰“八条底线”。证监会机构部相关负责人也在会上表示,券商资管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产品报备、信披等制度建设不健全、关联交易有失公允、聘请没有资质的投资顾问而存在隐患、财务顾问费过高涉及商业贿赂等。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梳理,自2012年券商资管业务蓬勃开展以来,至少已经出现了10余起券商违规案例,且以通道业务居多。
截至目前,惩罚最为严厉的是上海证券所涉10亿元资管通道骗局。2013年8月,上海证监局责令上海证券进行整改,并暂停了上海证券的新增资产管理业务3个月,此举被认为是“证监会给出的第一张直接在既定时间内限制入场的”红牌“罚单”。
资料显示,上海证券资产管理部在去年上半年进行的一单10亿元委托贷款的通道业务时险些被骗贷。贷款方通过伪造贷款合同及其法律文件等,涉嫌骗贷。而上海证券未对项目信息与投资人的背景进行调查核实,未进行实质性的尽职调查,也未对贷款合同的用途进行有效鉴定,亦未通过委托贷款专户划款,没能做到勤勉尽责,导致10亿元委托贷款业务存在较大风险。
而9月25日笔者报道的恒丰银行涉嫌违规为股东兜底40亿元事件,也有东海证券和长城证券两家券商参与其中,成为输血通道。
另外,华龙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华西证券 、联讯证券等近10家券商也在最近一年中被证监会和各地证监局点名批评或责令整改。
根据监管层从“郑州会议”上传达出的信息,资管业务违规将从严处理,未来会加大加强资管业务核查范围和核查力度,违规处理也从严办理。而过去券商资管及基金子公司违规的处罚情况则是最多暂停3个月或1个月新产品的报备,以后资管业务违规或会被暂停新增资管业务一年。
非标“松绑”:加速回归主动管理
通道业务不断暴露出来的风险,让监管层继续加强“紧箍”。本月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向各券商、基金公司发放的相关规范通知指出,“不得以通道形式为特定的多个客户办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有券商非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认为,一对多通道业务被禁止后,各家券商将集中精力开展主动管理产品,对于集合产品的发展具有明显推动作用。
在对券商资管业务猛踩一记“刹车”,并警示风险的同时,监管层也仍在继续放松管制,为券商资管业务回归主动管理给予支持。
据了解,在郑州“资产管理业务座谈会”上,监管层还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对涉及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的多项法规进行了系统清理,并同时放宽证券公司集合计划的投资范围,增加“非上市公司股权、债权及其他财产权利”这一类投资标的。
“券商资管未来要取得大的发展,必须要介入到非标领域。”北京一家券商资管公司董事总经理认为,“主动管理可以直接对接非标资产”的规定一旦最终得以实施,不仅扩大了券商主动管理的内涵,也意味着券商资管将真正与基金子公司和信托公司资管业务站在同一起跑线。在监管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到场外及非标市场的投资中,券商资管的未来将大有可为。
接受采访的多家券商资管人士表示,结构融资类产品领域的创新,是发力主动管理、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领地。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股权、债权融资类项目,场外股票融资,衍生产品都是业内正在着力发展的业务领域。
“结构融资在资产管理业务中一直被掩盖住了。”国泰君安资管公司总裁涂艳军也曾向笔者表示,刚成立一年的结构融资部,今年来对国泰君安资管的收入贡献相当明显,主要以非标融资产品最为典型,成为整个行业发力非标领域的一个缩影。
慧择提示:综上可知,证券公司资管规模破7万亿,监管层将再念紧箍咒,并加速回归主动管理。此外,国泰君安资管不断加大对非标融资产品的投资力度,从而进一步开拓更广的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