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召开“指数保险与中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改革”课题发布会暨研讨会。该课题组组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表示,目前,指数保险多应用于自然灾害赈济和农业生产发展两大领域,具有信息透明、交易成本低、理赔迅速、风险分散范围广等特性,对于传统保险产品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应被视为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一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来明认为,目前,在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中,政府扮演主导角色,社会力量相对薄弱;政府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强,救灾资源的管理和使用问题多;灾害预防能力不足;救灾资金重财政,轻金融。这既与政府的主导地位有关,也与对运用金融手段进行灾害救助不够重视有关,这样的制度是不可持续的。
“作为新型的保险产品,指数保险有助于增加社会力量在灾害救助中的参与度,通过建立事前风险控制机制,减少灾害救助对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提出,应将指数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体系,建立以商业保险为平台、多层次保险分担,政府责任明确,有限兜底的灾害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研究员霍治国提出,指数保险和灾害救助是经济和技术问题的结合。指数保险在传统保险的基础上,更注重技术的支撑,注重技术和经济的结合。因此,农业、气象、地震、林业等领域专家应加强研讨,建立科学的指数模型,为指数保险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指数保险能够加大社会力量在灾害救助中的参与度,因而指数保险应被视为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一环。此外,加快全面实施指数保险的步伐,还需要各领域专家不断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