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由于发生了投资者维权事件以及东盛金业伦敦金纠纷案,使得证监会下定决心进行交易所整顿。据报道,目前第二波清理整顿风暴已经来袭,那么此次整顿会有什么改变呢?对我国贵金属交易所又有什么影响呢?
严查贵金属类交易所
国务院办公厅布置的全国各类交易所清理整顿,已持续了两年时间。但各地各类交易所不减反增。2013年至今,每月新生的交易市场均超过30家。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8月15日表示,由于多方面原因,清理整顿工作的继续推进和交易场所的规范管理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已通过验收地区存在违规行为“死灰复燃”的苗头等。
据张晓军透露,为巩固清理整顿工作成果,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6月底发出《关于开展各类交易场所现场检查的通知》,决定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各类交易场所集中开展一次现场检查。目前,各地区的现场检查正在进行中。
证监会还透露,此次检查的重点对象是贵金属类、文化产权及艺术品类和股权类交易场所,以及投诉举报和媒体负面报道较多的其他交易场所。检查内容是交易场所的设立审批、业务运行、内部管理是否符合《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以及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发布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重点是交易品种、交易方式、投资者人数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非法证券期货交易。
商品现货交易所的野蛮生长早已引起监管层的注意。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即国发办37号文),37号文明确指出,违反下列规定之一的交易场所及其分支机构,应予以清理整顿,其中包括不得采取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集中交易方式”包括集合竞价、连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交易方式。
今年4月份,证监会公布设立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局。具体职责为:拟订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的监管规则和实施细则;承担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有关工作,负责对非法发行证券、非法证券期货经营咨询活动等的认定、查处;承担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有关工作。
根据媒体人调查,国内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往往不公布交易规则,但做市商或变相做市商制度较为普遍,且不公布任何交易数据,透明度较低。
国内众多地方现货交易所的做市商交易模式早在2012年交易所清理整顿时就被列入清理之列。一位交易所内部人士对媒体人称:“做市商制度,也即是部分交易所宣称的分散式柜台交易,这种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尤其是贵金属交易,经纪商会员往往直接或间接充当其经纪客户的交易对手、持有交易净头寸,往往客户的亏损直接成为会员的盈利来源。”
逾50家交易所已暂停交易
据媒体人调查统计,自今年6月初以来,已经有分布在天津、河北、河南、江苏、内蒙古、山东、安徽等多个省份的超过50家交易所发布了暂停交易的公告,其中以天津居多。部分交易所以“系统升级”为由暂停交易,部分交易所则是因涉嫌诈骗被当地公安部门查封。
根据证监会的安排,首先要求所有交易场所进行自查,然后由各证监局会同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选取贵金属等四类重点检查对象以及一定比例的其他交易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各地区检查基本结束后,部际联席会议将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再对部分地区的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虽然交易所监管的具体职责在地方政府,但仅有包括福建在内的少数地方政府下发了规范性的交易所管理办法。福建今年7月1日实施的《福建省交易场所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新设立名称中使用“交易所”字样的交易场所,省人民政府在批准前,应当征求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意见,不得采取集合竞价、连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
此前,江苏省金融办也发布了关于叫停贵金属做市商模式的通知。根据江苏省金融办的通知,这种交易模式并不能起到鼓励经纪商会员提高经纪服务水平的作用,存在极大风险。
“因缺乏具体的监管规则,且交易所往往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有些地区的监管难度以及阻力较大。”一位接近地方监管部门的知情人士分析认为。
证监会还认为,建立各类交易场所的长效监管机制,对于巩固清理整顿工作成果和促进交易场所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近期投诉举报和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的长效监管机制尚待建立,日常监管职责仍需进一步落实。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可知,现货商品交易所因缺乏必要监管导致风险事件频发,尤其是比较普遍的做市商制度,目前第二波清理整顿风暴已经来袭,重点清理对象为贵金属类、文化产权及艺术品类和股权类交易场所。其中,自6月初以来,已经有超过50家现货交易所主动或者被迫“暂停”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