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而银行业也逐渐发展壮大。而据了解,我国银行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拉开序幕,对银行业经营模式等方面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确立了新一轮改革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7月28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近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下一步将推进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是银监会高层首次明确表态,是落实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混合所有制相关精神的有力措施。预示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将会有关于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性动作。对商业银行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对现代银行制度的一种完善与提升。目前国内已上市的银行虽然兼具国有、私有和外资股东,但这仅仅是在股权结构上有混合所有制之“名”,与达到混合所有制之“实”仍有一定差距。混合所有制改革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深化改革拉开了序幕,将对银行业经营模式产生重大、深远影响。中国银行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对优化银行业股权结构的治理,推进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建立,盘活经济存量,增强我国国有资本经济活力,逐步打造具有国际化竞争实力的银行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打破银行业发展瓶颈,开拓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市场化服务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扬长避短、和谐发展,培育一支能够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现代银行体系。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已取得较大成绩。商业银行在积极在经营理念、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运营模式等领域里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深度整合,为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对外贸易和投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提升银行的国际服务能力。并且,在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宏观环境下,利率市场化加快、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深刻转型,中国银行业亟需在体制机制上实行进一步改革。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简单的引资问题,而是治理和机制的重大调整。可见,推动银行业实现混合所有制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银行业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要从适应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的高度,打破固有思维,为银行业发展找寻新思路、新起点,打造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银行品牌。
首先,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治理问题是困扰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银行的关键,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目前,一些民营资本虽通过不同形式持有一些银行股份,但在董事任命、银行经营决策等方面依然没有发言权。为此,引入混合所有制可以使银行股权结构得以优化,国家与普通投资者可以享受平等的权利,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管理制度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市场化战略步伐。稳步推进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逐步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银行“松绑”,使银行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效激发了银行的创新性,为银行发展注入新活力。
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核心思想,积极探索引入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更加灵活、多样的股权结构。同时,在多元化股权结构基础上,适当降低国有资本的占有比例,保持股权结构均衡发展。在丰富银行业投资主体的同时,应完善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高管层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公司内部重大发展战略方针、人事遴选、薪酬安排等制度的制定更加市场化。形成董事会与管理层相互制衡、又相对独立的运行模式,使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高管人员配置、业务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对于管理层的监督作用也有进一步的提升。
其次,稳步推进员工持股计划。银行业混合所有制的长久发展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稳步推进密不可分。相关银行在重组、上市时,曾响应证监会号召,开展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银行管理层可以与公司、资本所有者绑定为利益共同体,一方面,员工可以分享到国有银行改革的成果,可以发挥其作为股东的监督和制衡作用;另一方面,员工的利益与银行密切相关,升华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有利于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对银行自身而言,可以完善治理结构,有助于改善银行当前资本金不足、股价偏低的现状,实现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同时,混合所有制也为银行业提供了所有权流动的基础,为有能力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平台,推动了银行业整体价值的提升。
第三,实施多样化控股方式、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在以五大国有银行为典型特征的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低效配置的弊端日益凸显。混合所有制的开展可以使股权结构多元化,为提高银行业的管理水平拓展了空间,为非国有或民营主体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让市场各方参与者能够实现共赢。有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使其从相对效率较低的领域中退出,转而通过杠杆效应将资金引入到经营效率更高的领域,提高资金利用率。各银行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国有企业合理化降低国有股权比例的同时,各种非公有制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逐步参与到国有企业的多元化改革中来,实现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
在推进银行业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同时,对于撤出部分的国有资产可考虑更广泛的运用渠道。将逐步释放出来的国有资金投放到诸如社保基金这类涉及国家经济民生发展的领域中去,进一步巩固经济改革发展成果,为国计民生谋求更多福利。通过建立信托基金等方式,强化所有者的权利,弱化出资人所代表的权利,使资金流通透明化,加强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第四,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简单的股份调整,而是一个深层次的银行全面改革。要从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从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要注意处理银行业短期与长期发展的关系。短期而言,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目的侧重于通过股权改革推进银行治理结构优化和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建立,适当降低国有持股比例,逐步扩大银行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围,根据已有的经验及时总结,加以推广规范。长期而言,在控制银行内部风险的同时,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国际资源提高市场流动性,打造具有综合实力的跨国银行,适应国际化竞争高度。同时,逐步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如国有股比重、党委与董事会的关系以及如何推进员工持股等。
第五,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以资本市场为重要依托,可通过产权市场、股票市场、股权投资基金,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优化股权结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进一步助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从而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平台与支撑。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银行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成为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培育现代银行体系。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股权结构,并稳步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确立了新一轮改革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7月28日,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正在积极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方案。近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下一步将推进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是银监会高层首次明确表态,是落实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混合所有制相关精神的有力措施。预示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将会有关于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性动作。对商业银行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对现代银行制度的一种完善与提升。目前国内已上市的银行虽然兼具国有、私有和外资股东,但这仅仅是在股权结构上有混合所有制之“名”,与达到混合所有制之“实”仍有一定差距。混合所有制改革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深化改革拉开了序幕,将对银行业经营模式产生重大、深远影响。中国银行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对优化银行业股权结构的治理,推进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建立,盘活经济存量,增强我国国有资本经济活力,逐步打造具有国际化竞争实力的银行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打破银行业发展瓶颈,开拓国际视野,适应全球市场化服务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扬长避短、和谐发展,培育一支能够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现代银行体系。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已取得较大成绩。商业银行在积极在经营理念、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运营模式等领域里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深度整合,为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对外贸易和投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提升银行的国际服务能力。并且,在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宏观环境下,利率市场化加快、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深刻转型,中国银行业亟需在体制机制上实行进一步改革。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简单的引资问题,而是治理和机制的重大调整。可见,推动银行业实现混合所有制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银行业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要从适应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的高度,打破固有思维,为银行业发展找寻新思路、新起点,打造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银行品牌。
首先,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股权结构。股权结构治理问题是困扰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控股银行的关键,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目前,一些民营资本虽通过不同形式持有一些银行股份,但在董事任命、银行经营决策等方面依然没有发言权。为此,引入混合所有制可以使银行股权结构得以优化,国家与普通投资者可以享受平等的权利,产权结构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管理制度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市场化战略步伐。稳步推进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逐步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银行“松绑”,使银行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效激发了银行的创新性,为银行发展注入新活力。
应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核心思想,积极探索引入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资本,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更加灵活、多样的股权结构。同时,在多元化股权结构基础上,适当降低国有资本的占有比例,保持股权结构均衡发展。在丰富银行业投资主体的同时,应完善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高管层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得公司内部重大发展战略方针、人事遴选、薪酬安排等制度的制定更加市场化。形成董事会与管理层相互制衡、又相对独立的运行模式,使董事会在战略管理、高管人员配置、业务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对于管理层的监督作用也有进一步的提升。
其次,稳步推进员工持股计划。银行业混合所有制的长久发展与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稳步推进密不可分。相关银行在重组、上市时,曾响应证监会号召,开展员工持股计划。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银行管理层可以与公司、资本所有者绑定为利益共同体,一方面,员工可以分享到国有银行改革的成果,可以发挥其作为股东的监督和制衡作用;另一方面,员工的利益与银行密切相关,升华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有利于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对银行自身而言,可以完善治理结构,有助于改善银行当前资本金不足、股价偏低的现状,实现银行业的长远发展。同时,混合所有制也为银行业提供了所有权流动的基础,为有能力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平台,推动了银行业整体价值的提升。
第三,实施多样化控股方式、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在以五大国有银行为典型特征的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低效配置的弊端日益凸显。混合所有制的开展可以使股权结构多元化,为提高银行业的管理水平拓展了空间,为非国有或民营主体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让市场各方参与者能够实现共赢。有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使其从相对效率较低的领域中退出,转而通过杠杆效应将资金引入到经营效率更高的领域,提高资金利用率。各银行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逐步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国有企业合理化降低国有股权比例的同时,各种非公有制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逐步参与到国有企业的多元化改革中来,实现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机制。
在推进银行业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同时,对于撤出部分的国有资产可考虑更广泛的运用渠道。将逐步释放出来的国有资金投放到诸如社保基金这类涉及国家经济民生发展的领域中去,进一步巩固经济改革发展成果,为国计民生谋求更多福利。通过建立信托基金等方式,强化所有者的权利,弱化出资人所代表的权利,使资金流通透明化,加强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第四,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简单的股份调整,而是一个深层次的银行全面改革。要从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从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要注意处理银行业短期与长期发展的关系。短期而言,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目的侧重于通过股权改革推进银行治理结构优化和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建立,适当降低国有持股比例,逐步扩大银行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围,根据已有的经验及时总结,加以推广规范。长期而言,在控制银行内部风险的同时,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国际资源提高市场流动性,打造具有综合实力的跨国银行,适应国际化竞争高度。同时,逐步解决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如国有股比重、党委与董事会的关系以及如何推进员工持股等。
第五,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以资本市场为重要依托,可通过产权市场、股票市场、股权投资基金,战略投资者等方式优化股权结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进一步助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从而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平台与支撑。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银行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成为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培育现代银行体系。此外,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股权结构,并稳步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