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地时间5月23日凌晨,举世闻名的夏尔·戴高乐机场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事故,刚刚建成11个月的机场2E候机厅屋顶发生大面积坍塌其中2名中国公民遇难。最近,国人开始关心这2名中国公民的善后处理情况,其中旅游保险也因此再次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一位保险业人士感慨道,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此次2名遇害的中国公民是受单位委托前往国外出差,按照一般情况,单位应该会给赴外员工购买旅游保险,这样受害者将能得到这部分保险赔偿金。但是,此次2名遇害的中国公民却没有买旅游保险。旅游保险在国内一直不被重视,如今这个问题却需要旅游业、保险业以及广大游客的充分重视。
国内游客旅游保险意识差
在我国与旅游热形成反差的是,旅游保险无人问津。5月2日,前往湖南省凤凰县旅游遭遇车祸而受伤的30多名北京游客中,竟无一人购买旅游意外险。
根据有关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旅游消费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旅游保险仅占受访者的20%~30%。目前出外旅游的人群中有80%是自助游,而这部分出游者基本上处于无保险状态。还有一家专业调查公司曾对旅游保险作过调查,结果显示:在七成旅游者当中,一半以上的消费者表示在旅游时根本不购买旅游保险,另有两成的消费者说不清楚自己是否购买过旅游保险;购买旅游保险者仅占三成左右,且购买金额多在10元以下。
很多游客存在侥幸心理,不愿购买保险。有游客认为,出外旅游就那么几天,根本没有必要花钱来获得这种保障,所以不愿意个人掏腰包为旅游上保险。另外,现在的保险合同过于繁琐,一旦需要索赔则手续非常麻烦。因此,许多游客对旅游保险采取抵触态度。
有的游客则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既然已有旅行社责任险,无必要再买一份保险。其实,如果仅是一份旅行社责任险并不能保证游客整个行程的安全无忧。认识误区导致一方面游客对旅游中风险没有清醒认知,即便是对风险有所认知,但对风险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却认识不深。
另一方面,游客并不清楚如何进行风险转移,对可以帮助自身转移风险的途径,如购买旅游意外保险缺乏了解及实际操作经验。还有其他旅游服务商如旅游景区等亦缺乏防范自身风险的保险意识等。
国内旅游险市场亟待开发
随着假日选择出游的市民的增多,旨在防范旅途风险的旅游保险按理也应随之红火起来,但事实并非如此。因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个巨大的市场呈现出一种“温吞水”状态。
据旅游业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将跨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旅游总收入将达3.3万亿元。现在国民素质正一步一步提高,追求精神层面享受的同时也会注重自身的安全问题,因此,旅游保险这一大市场火起来将为期不远。旅游保险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有旅游行业专家表示,旅游保险潜力巨大,面对这块大蛋糕,保险公司应开发一批新的保险产品,把险种延伸到旅游的各个领域,不断拓宽投保渠道,而且与此相应的要加快保险立法,规范保险市场。
保险业人士也认为,要将旅游保险做得更灵活,保险公司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保险公司应加快开发新的旅游保险产品,把险种延伸到旅游的各个领域,积极开发旅游市场上急需的险种,如饭店公共责任险、旅游景区公共责任险、特种旅游保险、旅游紧急救援险等。同时,保险公司还应不断拓宽投保渠道,通过产品和营销创新,打破目前旅游险销售局限的市场格局,并丰富保险条款内容。
温馨提示
游客出游应购买的几种保险
从2001年9月1日起,国家旅游局不再强制旅行社为游客购买旅游意外保险,为了获得更为完善的保障,建议游客可自行联系保险公司或通过旅行社与保险公司联系,按各自需要投保旅游保险。保险业内人士认为,一般游客出游应购买以下几种类型保险:
旅游救助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与国际(SOS)救援中心联手推出的旅游救助险种,将原先的旅游人身意外保险的服务扩大,将传统保险公司的一般事后理赔向前延伸,变为事故发生时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旅游救援保险:这种保险对于出国旅游十分合适。有了它的保障,旅游者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或者由于不谙当地习俗法规引起了法律纠纷,只要拨打电话,就会获得无偿的救助。
旅游意外伤害保险:旅客在购买车票、船票时,实际上就已经投了该险,其保费是按照票价的5%计算的,每份保险的保险金额为人民币2万元,其中意外事故医疗金1万元。保险期从检票进站或中途上车上船起,至检票出站或中途下车下船止。
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参加探险游和惊险游的游客最好购买,这类保险每份保险费为1元,保险金额最高可达1万元,每位游客最多可买10份保险。保险期限从游客购买保险进入旅游景点和景区时起,直至游客离开景点和景区。
有关人士还提醒游客,旅游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由国家旅游管理部门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加以约束的强制性保险,游客在跟随旅行社出游时,一定要明确自己应获得的保险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