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政策扶持的健康产业,近期吸引了各路资本的青睐。在阿里、万科等资本大佬跨界抢滩的凶猛攻势下,最早进入商业健康险领域并坚守多年的中国平安,也将以另一种姿态加入“医疗蓝海”之战。
新医改中特别强化了“商业保险”的理念及作用。但事实上,近年来整个商业健康险行业步履蹒跚、深陷困局,这与缺乏政策推动以及保险机构定位不清晰不无关系。“一方面我们期盼个人税优等政策的出炉,另一方面我们自身也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来寻找出路。”作为首批专业健康险公司,平安健康保险总经理Andrew Scott、总经理助理吴新春近日吐露了发展战略。
国内基本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有健康险业务,但多是和社保保障平行的保险产品。而平安健康的差异化定位是中高端业务,即社保目录覆盖之外的健康保障。在吴新春看来,商业健康险的“蛋糕”,应该是在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不到的地方,并且除提供充足的保险保障功能之外,还应当包含健康管理和就医服务。而缺少获得高质量医疗的途径,恰是目前健康产业供给不足之关键。
种种迹象表明,尽管政府出资的三大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不断扩大覆盖面,消费者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就医难仍旧是一个现实问题,病患不得不在异常拥挤的专科医院排长队等待,或者使用旁门左道,比如从“黄牛”手上购买医院挂号。这些因素都凸显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产业的必要性,以此来填补结构性融资和医疗资源获取方面的缺陷。
这也是平安健康眼中的“医疗蓝海”。在吴新春看来,不成熟的中高端健康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增长机会,理论上讲,医保留下的保障缺口有多大,中高端人群的高端保障需求有多大,商业健康险未来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2013年中国商业健康险原保费收入1123亿元,占人身险、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分别仅有10%、3.55%。根据目前的增长速度,未来两年健康险保费收入能够达到4000亿以上。”
中国健康险“蛋糕”虽然很大,但开拓难度更大。吴新春直言,由于保险意识及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整个市场还处于起步耕耘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锁定中高端人群,满足他们单独购买、便捷理赔和获得丰富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
这主要体现在产品服务研发、风险控制上。Andrew透露,借助外资股东南非健康险巨头Discovery的经验,平安健康全面引进了健康促进计划和疾病代码化理赔系统。一方面通过国际上流行的“健康管理”体验来提高产品吸引力,另一方面则于无形中达到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
除通过自身转型谋出路之外,整个健康产业都在呼唤更多配套政策的出炉。目前企业为职工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可作为税前列支(即税前利润中可以抵扣的费用)。业内相关人士呼吁,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考虑给予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一定的税收优惠。“有了税优政策,可以直接吸引个人投保商业健康险,这是健康险业务摆脱发展困局、突破规模瓶颈的催化剂。”
慧择提示: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产业供给不足,凸显发展商业健康险产业的必要性,而中国平安乘机引进了健康促进计划等,走出一条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