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放开一年多,不少公司在执行上做起了手脚,借用这种方式来粉饰账面资本,应对偿付能力大考。对此,保监会昨日对外披露,对投资性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政策下封杀令。
“目前正在修订投资性房地产的偿付能力资产认可标准,在正式文件实施前,各应暂停执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政策。”保监会昨日发布的 《清理规范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增值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出,保监会还要求保险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情况进行报道,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逐项审核,对不符合会计准则和偿付能力监管规定的,将责令公司进行调整。
投资性房地产通常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而有之而持有的房地产。有业内人士介绍,此次险企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面临审查,其中包括每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确定的依据,如中介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等。
“监管层去年开始允许投资性房地产以再评估、利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而国际上也惯用这种方式,只是有些保险公司在执行上却出了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接受北京商报媒体采访时指出,举例而言,某公司投资房地产后,按成本计量的方式,其成本为1亿元,而通过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隔一段时间可对这个项目进行再评估,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上升,其估值也可能顺势增至2亿元甚至4亿元,有的公司不断将收取的保费进行地产投资,而后循环用这种方式来粉饰资本,通过“滚雪球”使风险越滚越大。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也曾表示,在不动产价格上升通道中,有些保险公司通过不动产再评估的形式增加了盈利和偿付能力水平,也可能有一些泡沫。如果不动产价格下跌,则情形正好相反,其中的顺周期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事实上,投资性房地产规模近来确实保持快速增长。陈文辉日前披露,今年一季度末,保险机构投资性不动产规模754.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6.22%。
北京商报媒体还发现,近期频频举牌地产股的生命人寿、安邦保险去年的投资性房地产规模增长更为迅猛,伴随着巨大增幅的还有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如安邦保险去年底的157.3亿元全部为新增规模,其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7.8倍至67.1亿元;生命人寿也由2012年底的103.2亿元增至去年底的128.6亿元,随之其公允价值收益也从7.95亿元增至18.6亿元,而其净利达53.56亿元,居非上市险企之首。
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解释称,“有些保险公司通过不动产再评估的形式,只是利用一个会计手段使业绩指标过关,增加了盈利和偿付能力水平,同时也容易形成一些泡沫。”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房地产行业下行,同时可能导致其偿付能力面临崩塌,此次监管的意图很明确,主要还是防范地产业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