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保监会已经发布了“偿二代”第一批监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但是对于成立不久、保单力量薄弱的险企来说,由于没有足够的数据及经验支撑,很难真正达到预想效果,实际操作难度不小。
近日,保监会发布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第一批监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就《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以下简称《监管规则》)第1号至第8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先从各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结合自身数据开展定量测试。
从规模导向转变为风险导向,是偿二代区别于偿一代的最重要特征。在业内人士看来,偿一代是所有公司都按照一个百分比来计算,缺乏对某个特定公司风险衡量的标尺,以致保监会不能起到真正监管公司风险的作用,而偿二代的设计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偿一代难满监管需要偿二代是在公司自身的风险假设上再加现在会计准则的变化,是一个比较全面的风险判断标准。
偿付能力充足率即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是保险公司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我国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始建于2003年,在资产负债评估方法上借鉴美国的法定会计原则,在最低资本要求上直接采用欧盟偿付能力Ⅰ的标准。险企通过增资的方式提高了资本充足率,但仍难以掩盖公司的风险。偿一代体系所存在的风险种类覆盖不全面、资产负债评估和资本要求与风险相关度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
实际操作难度不小
按照保监会的规划,2014年是偿二代建设的关键一年,重点做好出台标准、整体测试、产险试行、实施准备、强化培训等工作。6月底前要形成产险公司偿二代标准体系,开展产险行业整体测试;9月底前形成寿险公司偿二代标准,开展寿险行业的整体测试。年底前如期完成产、寿险公司全部偿二代监管标准。
但据媒体采访了解,目前偿二代在推行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部分业内人士对偿二代有不同看法。
“偿二代总体来讲能够比较客观、真实的衡量保险公司风险情况,但其缺点是太过复杂,从偿一代的入门级别到偿二代的高大上跨度太大,一方面对于今后向公众 披露及若增资向股东解释都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使用的模型较为先进,国外已经有了几百年的行业积累,而对于成立不久、保单力量薄弱的险企来说,由于没有 足够的数据及经验支撑,很难真正达到预想效果。”另一小型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对媒体表示。
就目前推进的程度看,寿险公司的相关人员已经学习了偿二代的有关内容,但大型保险公司和中小型保险公司的态度截然不同。据悉,几家大型的寿险公司正在做分块测试,因为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资本到底是什么情况好及早应对,而中小保险公司大多在观望。
“小保险公司实际没在做的,因为现在做测试会很贵,一套技术可能需要几百万元的成本,让一个还在亏损中的小保险公司拿几百万元做一个偿二代,这都不现 实。同时很多风险随机发生,没有模型,大家普遍认为监管部门会出一套指导性的假设或意见,对于开业时间较短的能有一个行业最低标准,最差怎么做,没有技术 手段怎么实现等等,所以很多小公司都会等行业标准、行业操作手册之类的出来才会启动。”上述小型保险精算师如是说。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获知,对于成立不久、保单力量薄弱的险企来说,由于没有足够的数据及经验支撑,很难真正达到预想效果,实际操作难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