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校园暴力屡禁不止 原因浅析
【摘要】大家不仅会问,为什么这些年校园暴力事件如此频繁发生?学生不应该是最单纯、最无害的群体么?下面这篇文章从学生、家长和学校三个方面分析校园暴力屡禁不止的原因。
每天不到3毛钱,涵盖意外身故/残疾及意外医疗,让您轻松抵御风险!
青年 “变态式”心理
青年暴力行为与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中,性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自我中心与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有关。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心理健康教育缺位。来自同伴或团体的压力往往是青少年陷入暴力等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而暴力在媒体的频繁出现成就了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30%左右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15%有各种心理疾患,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94%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北京市有关部门最近对1万余名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有40%的学生在校内外遭遇过同学和社会青年索要钱物。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青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专家指出,14岁至16岁是非常危险的“犯罪年龄”。
家长心态五花八门
一些家长的错误心态使得孩子成了校园暴力的无辜受害者,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震惊气愤型:大多数家长在得知自己孩子被人勒索钱财或是拳脚相向时,第一反应都觉得特别震惊,不相信校园会发生这样可怕的事件。
以暴制暴型:一些家长在得知孩子被人勒索或欺负后,不是积极地去找学校或老师进行沟通,而是给孩子灌输不能吃亏,要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观念,甚至跑到学校给孩子出气。一位家长就对记者表示,从小他就教孩子谁也不能让谁欺负,人家骂你你就打他,人家打你你就踢他……要是打不过了还有爸爸呢!他认为现在很多人都这样教孩子,孩子不能太孬了,否则长大了到社会也会吃亏。甚至有些家长还为此送孩子学武术,练功夫,好对勒索者还以颜色。
忍气吞声型:在得知孩子被人勒索甚至被打时,这些家长都担心得罪坏孩子后自己的孩子会遭到打击报复,告诉孩子要离那伙人远远的,看见他们就跑。
纵容犯错型:一些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欺负别人孩子或勒索人时,往往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或是根本就不相信在家看起来特别老实的孩子会当上小“恶霸”,认为是夸大其词,根本不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在错误的深渊中越滑越远。
学校防范措施和法律意识弱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的门卫、值班、巡夜工作存在较多漏洞,隐患重重。一是门卫人员大多是由校方雇佣学校附近村庄的闲置劳动力,这些人往往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身体状况较差,处置突发性案事件的能力较弱。学生受到侵害时,他们不愿得罪加害人,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使打架斗殴等一般性案件因得不到有效制止而恶化,造成严重后果。二是值班和巡夜人员由本校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白天上课、辅导学生,晚上备课、批改作业,工作繁忙、紧张,对值班、巡夜等工作普遍有懈怠心理,使原本就不完善、不规范的安全防范措施也得不到落实。三是门卫、值班、巡夜和寝室管理“四道防线”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配合。如上述犯罪嫌疑人张银龙进入学校时,门卫人员没有进行登记;门卫人员发现张未离校时,没有向值班、夜巡和寝室管理工作人员通报;张某长时间滞留在女生寝室及外出过程中,寝室管理人员未对寝室留宿情况及时进行检查;案发当晚,值班、夜巡人员也未对校园和寝室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四道防线”之间缺乏协调配合,最终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更严重的是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设置门卫、值班和巡夜人员。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校园暴力一直没有被重视起来。作为学校和家长加强对校园暴力的重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而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同时加强学校警卫管理也很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慧择保险网无关。慧择保险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