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由于油价一直处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对油气改革也就越来越引起市民的关注。那么中石油改革的背后,民营企业能从中得到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对民营企业来说,不过是多了一个渠道投资,你想在混合所有制中有发言权?那是不可能的。”一家民营燃气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说,“没有发言权,怎么保证分红权?上下游都在人家手里,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分红获利,其他方面想都别想。”
价格机制僵化也是真正市场化的一个障碍。即使在一些早已开放的油气领域中,因为对上下游缺乏控制力,价格机制僵化,导致民间资本一直裹足不前。而对于新开放的领域,民企同样对上下游的控制充满了担心。
油气的改革开放
储气设施运营管理放开,鼓励各种所有制参与,成为油气领域混合所有制的一个新话题。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储气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初期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是油气领域最新的政策。
稍早之前,今年年初曾提出的中石化销售端引入混合所有制的财务顾问已经确定。只待财务顾问完成审计和评估后,引资方案将最终落地。按照中石化早前的改革时间表,将于6月份公布具体引资方案,民资将分享其销售板块的收益。
中石油的改革方案集中在其具有优势的上游领域。中石油4月下旬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批准扩大辽河、吉林油田经营自主权试点建议方案和部分管道资产整合方案。
上游和管道是中石油的优势业务,中石化的炼化和下游销售则是其强项。这意味着双方都拿出了优质资产来推动混合所有制。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持保留意见。一名中石化下属单位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媒体称,总体上还是因为中石油、中石化近年来投资大,摊子铺得大,所以巨头需要通过混合所有制融资,来支持其继续投资。
即便如此,油气开放还是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了大众面前。4月22日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以及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都提出,要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油气领域,并表示要推出80个项目向民资开放。
国家发改委也专门就推动天然气长效供给机制和储气设施建设发文,要推动油气改革,引入民资。
油气领域的改革开放潮已渐渐形成,在这一大潮下,很多民营公司也在积极做准备,试图顺势进入此前无法触碰的领域。本报媒体接触的几家石油装备制造企业都表示,争取利用自身优势,借助这个“浪潮”向上游延伸,但目前都还没有实质性的举动。山东科瑞副总裁对媒体说,现在看到了机会,但还在观望。
开放的“肉”不肥?
针对储气设施的开放和引入各种所有制投资,上述燃气企业人士称,储气设施一直是开放的,但因为无法盈利,民营企业并没有参与的积极性。
《意见》指出,我国天然气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天然气利用领域不断拓展,深入到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化工等各方面。
但是,由于城市燃气用气不均衡及北方地区冬季采暖用气大幅攀升,部分城市用气季节性峰谷差巨大,加之目前储气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调峰能力不足,冬季供气紧张局面时有发生。
据本报媒体了解,调峰责任主要由天然气销售企业和城镇燃气企业承担。但一般城镇燃气企业都会将调峰责任推给销售企业,销售企业即石油巨头,主要是中石油的销售公司。
上述燃气公司人士称,燃气公司和销售企业签订供气合同,遇到气荒就从市场上购买LNG(液化天然气)应急,甚至贴钱来保住消费端的市场份额。天然气销售企业隶属石油巨头,保证供应一般是“任务性”的。
大的天然气储气库投资额大,但在现有的机制下并无法盈利,主要是由石油巨头来承担。事实上,储气设施并没有禁入政策,但民资在计算投入和收益后,基本没有企业愿意投资。
这一情况在中石化和中石油混合所有制推出的领域也存在。“国有企业也是企业,推出的领域肯定是边际油田,经过充分勘探的区块推出来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推出好区块还要面临利益寻租的指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石油内部人士说。
中石化推出的销售端虽然在外界看来是优质资产,但从全球加油站的发展趋势来看,加油站的利润正在不断摊薄。通过混合所有制可以股权换资本,上下游控制权也不丧失,这也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方式。
上述中石油内部人士称,未来的大方向是公开招标,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降低开发成本,让民资分享收益。但并不会专门向民企招标,因为行业上下游竞争非常激烈,国企也已充分竞争。
改革之难
油气领域开放过程中,受制于现有的制度和价格机制,使得参与者的态度仍然纠结。比如即使放开了原油进口权和进口配额,但面临既有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炼厂“排产单”的困扰,民营炼厂要么自身产能还没有形成,要么环保需求达不到标准。民企仍旧处于边缘地带,左右为难。
价格机制的难题在油气领域很突出。成品油价格浮动,但上游原油价格并不是随行就市。中石油、中石化又是上下游一体的公司,利润可以在各个板块间流动,造成销售端的表面“繁荣”。而上游和炼化的亏损则由国家补贴,并没有有效的市场机制。
天然气则更是如此,中石油和中石化、中海油背负着进口气批零倒挂的亏损。即使一直是开放的,民营企业也一直对储气设施等基础设施敬而远之。
上述民营燃气人士称,气源端的价格相对固定,储气设施出来的价格差距没有拉开,并不足以吸引企业投资。LNG因为密度高,适合储气,但供应管道气的经济效益却不明显,归根结底还是价格没有到位,价格形成机制不灵活。
同时,油气领域固有的价格机制形成已经很久了,上游的参与者并不多,不足以形成竞争市场。山东科瑞副总裁说,未来会找一切可能的机会逐渐向上游拓展,但短期内不会看到成果。很多民企已经看到了机会,但大都还在观望。油气开放引入民资“缝隙”的破裂声越来越大,但何时能形成真正的“裂缝”还有待观察。
慧择提示:通过上面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储气设施运营管理放开,鼓励各种所有制参与,成为油气领域混合所有制的一个新话题。国家发改委也专门就推动天然气长效供给机制和储气设施建设发文,要推动油气改革,引入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