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保险业的发展,险企之间的竞争从拼业绩转向拼产品创新。阿里巴巴、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便开启了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的新战役,“二马”斗法,最受伤的无疑是深陷“尴尬”的众安保险,众安处境十分尴尬,急待突破。
众安保险:处境尴尬 亟待突破
“二马”斗法,最受伤的无疑是深陷“尴尬”的众安保险。作为“三马”卖保险的“结晶”,众安保险成立之初被寄予厚望。然而,随着“二马”各自为政,自身业务发展受限,再加上因虚拟信用卡被暂停而瞬间失去百万保单,众安保险正在失去“光环”。
“虽然凭借"众乐宝"和"退货险",实现了1月份保费收入1000万元的"壮举",但在2014年爆点频频的互联网保险大事件中,这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似乎并未因股东优势而有更大作为。”保险业内人士分析说。
实际上,早在众安保险成立之初,就有业内人士评价,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还是平安,三个大股东的背景只可借而不可用,顶多有利于谈合作时拉近关系而已,真正保证众安保险成功的还是要靠自己。
不过,从阿里巴巴和腾讯最近两次的选择看,众安保险显然并没有得到股东的“垂怜”。
为什么不选择和众安保险合作?《国际金融报》媒体将这个问题同时抛给了阿里巴巴和腾讯。
后者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微信前期也接洽过很多保险公司,但是最后选择泰康作为试点的合作伙伴,主要原因是对方对微信平台的理解、以及互联网产品的理解较深,并以贴合微信已有的生态圈、合理的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能力为基准,来设计保险产品。因此,经过长期的沟通和了解,双方都有意愿探索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如何同保险业务相结合,能够推出创新的玩法和亮点。
众安保险是如何“自救”
今年3月,众安保险联合阿里巴巴旗下的团购平台聚划算,推出以保代费的“参聚险”,帮助诚信网商降低聚划算参团的资金担保门槛,释放积压占用的保证金,缓解互联网商家金融压力。
数据显示,大约一周后,已有500多家天猫卖家投保600多单参聚险,投保额超过亿元。媒体注意到,此次新产品的推出距离2013年11月26日众安保险推出的第一款保证金—众乐宝已经过去快4个月。截至目前,众安保险主要有四款产品上市,除了众乐宝和参聚险外,还有退货运费险、手机碎屏险。其中,只有众乐宝与参聚险算得上是互联网创新产品。
对于产品数量有限这一质疑,众安保险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也许大家对我们的期望太高了,其实众安保险开业至今只有4个月左右的时间,每一次创新都需要很多时间,我们一直在探索,希望能呈现出更多产品。”
事实上,早在开业初期,众安保险总经理尹海在接受《国际金融报》媒体采访时表示,众安保险初期不会把赚钱、盈利和保费规模作为首要的目标。而计划在一两年之内,确立起互联网保险的模式,其中包括基于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承保盈利。
根据保监会披露的保费数据显示,众安保险营业第一个月—去年11月份保费收入为263.6万元;去年12月份保费收入为1011.07万元,环比上升283.56%;今年1月份保费收入为1066.46万元,环比上升5.48%;2月份保费收入为993.74万元,环比下降6.82%。增长稍显乏力。
对于这样的成绩,众安保险方面回应称,公司去年11月底正式成立,相关产品上市后,正式的销售时间是在去年12月,进入2月份,正好赶上春节这个传统假期,所以相比较2月份的业绩并不十分抢眼,但根据其已经掌握的3月份众安保险销售业绩,销售成绩十分抢眼。
“众安的发展其实很受限,目前仍存在发展道路不明朗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媒体,“但对于一家保费收入只有千万元的小险企来说,存活模式至关重要。”
慧择提示: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获知,“二马”斗法,最受伤的无疑是深陷“尴尬”的众安保险,众安处境十分尴尬,急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