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保险资产管理市场化改革,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在看到保险资金管理市场化改革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在“大资管”背景下,保险资产管理要想布好局、起好步、赢得竞争优势,需要积极应对以下五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
2013年6月以来,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大幅攀升,双双创下了历史新高。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达到13.44%,11月20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72%,近期,铁道债发行利率达到5.8%以上。对此,市场普遍认为,其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带动利率水平不断攀升;其二,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越来越多投向“非标”资产,以覆盖其逐步攀升的资金成本;其三,货币市场流动性趋紧,央行传递出中性偏紧的政策姿态等等;其他各方面原因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的是,高利率环境若持续下去,对实体经济冲击较大,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势必带来信用风险,甚至是连锁反应。
二是积极应对资产全球多元化配置的挑战
全球多元化投资对保险资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全球范围内,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相比巴西、印度等一些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周期变化不同,往往呈现此起彼伏的态势,这为分散不同区域的投资风险提供了可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的比例一般都比较高,有的甚至超过30%。目前,我国已有一些保险机构开始尝试投资境外的股票、不动产等,但是总体上,大部分机构对于开展境外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全行业境外投资仅有6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占比不足1%,这与15%的比例上限相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积极应对保险资产管理能力相对滞后的挑战
大资管时代更加凸显出保险资产管理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从文化上看,保险业根植于营销文化,拼销售、重规模,对资金运用规律、人才及风险的认识还很不到位,用劳动密集型替代人才密集型。过度的销售文化直接带来了资产和负债的矛盾,就是通常所说的资产、负债“两张皮”的问题。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很早就提出来了,但真正落实的很少,其深层次问题就在于此。再从能力上看,很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人才、制度及运作机制上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还难以充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据我了解,基金行业从业人员超过一万人,保险资管全行业才2800人左右。能力的局限意味着难以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比如,在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上拼价格,利用“低价”来获取竞争优势。
四是积极应对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挑战
我认为,保险业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具备独有优势,可以运用市场化方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揽子配套服务机制。首先,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医疗、健康、大病、巨灾、农业、环保等全方位保险保障服务;其次,可以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资金,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公租房、棚户区改造、股权债权融资等;再次,综合提供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最后,提供保险基础设施,如保单登记、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五是积极应对资金运用风险的挑战
投资政策放开后,势必带来更多的风险。目前看,资金运用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一是信用风险积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大幅攀升,城投债收益率近来也呈现高企态势,高利率环境对实体经济冲击较大,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不断累积。二是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从审计结果看,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结构性风险不容忽视。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虽然采取了一定担保措施,防范风险的压力依旧很大。三是资产错配及流动性风险。万能险等理财保险产品增长较快,出现“短钱长配”等新问题,带来较大流动性风险。四是案件风险。部分非公开领域,投资环节多,运作不透明,易引发资金运用违法违规案件。五是资金运用易成为风险传导的“风险口”。保险机构股东及公司治理、负债业务及产品、偿付能力、内部控制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极易传导到资金运用“风险口”上。
慧择提示:在“大资管”背景下,保险投资管理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保监会开始推进保险投资管理的市场化改革,陆续发布一些列投资政策,增强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
一是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
2013年6月以来,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大幅攀升,双双创下了历史新高。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达到13.44%,11月20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72%,近期,铁道债发行利率达到5.8%以上。对此,市场普遍认为,其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带动利率水平不断攀升;其二,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越来越多投向“非标”资产,以覆盖其逐步攀升的资金成本;其三,货币市场流动性趋紧,央行传递出中性偏紧的政策姿态等等;其他各方面原因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的是,高利率环境若持续下去,对实体经济冲击较大,很多企业难以承受,势必带来信用风险,甚至是连锁反应。
二是积极应对资产全球多元化配置的挑战
全球多元化投资对保险资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全球范围内,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相比巴西、印度等一些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周期变化不同,往往呈现此起彼伏的态势,这为分散不同区域的投资风险提供了可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的比例一般都比较高,有的甚至超过30%。目前,我国已有一些保险机构开始尝试投资境外的股票、不动产等,但是总体上,大部分机构对于开展境外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全行业境外投资仅有6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占比不足1%,这与15%的比例上限相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积极应对保险资产管理能力相对滞后的挑战
大资管时代更加凸显出保险资产管理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从文化上看,保险业根植于营销文化,拼销售、重规模,对资金运用规律、人才及风险的认识还很不到位,用劳动密集型替代人才密集型。过度的销售文化直接带来了资产和负债的矛盾,就是通常所说的资产、负债“两张皮”的问题。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很早就提出来了,但真正落实的很少,其深层次问题就在于此。再从能力上看,很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人才、制度及运作机制上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还难以充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据我了解,基金行业从业人员超过一万人,保险资管全行业才2800人左右。能力的局限意味着难以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产品,比如,在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上拼价格,利用“低价”来获取竞争优势。
四是积极应对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挑战
我认为,保险业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具备独有优势,可以运用市场化方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揽子配套服务机制。首先,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医疗、健康、大病、巨灾、农业、环保等全方位保险保障服务;其次,可以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资金,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公租房、棚户区改造、股权债权融资等;再次,综合提供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最后,提供保险基础设施,如保单登记、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五是积极应对资金运用风险的挑战
投资政策放开后,势必带来更多的风险。目前看,资金运用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一是信用风险积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大幅攀升,城投债收益率近来也呈现高企态势,高利率环境对实体经济冲击较大,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不断累积。二是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从审计结果看,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结构性风险不容忽视。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虽然采取了一定担保措施,防范风险的压力依旧很大。三是资产错配及流动性风险。万能险等理财保险产品增长较快,出现“短钱长配”等新问题,带来较大流动性风险。四是案件风险。部分非公开领域,投资环节多,运作不透明,易引发资金运用违法违规案件。五是资金运用易成为风险传导的“风险口”。保险机构股东及公司治理、负债业务及产品、偿付能力、内部控制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极易传导到资金运用“风险口”上。
慧择提示:在“大资管”背景下,保险投资管理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保监会开始推进保险投资管理的市场化改革,陆续发布一些列投资政策,增强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