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被忽悠
从福州多家保险公司得知,目前保险产品在银行销售,通过“银保通”,在银行柜台当场就能打印保险单据,市民可能稀里糊涂就签字了。
而通常被保险忽悠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实力也一般的人;另一类是老年人。
部分银行代理人员利用中
老年人对存单和保单缺乏辨识能力的弱点,混淆存款和保险的区别,“忽悠”老人购买保险。
今后这样做,行不通了。新规要求,对年龄超过65周岁(期缴产品投保人超过60周岁),或年收入低于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投保人,商业银行在向其销售保险产品时,不得由自动核保系统出单,保单材料必须转到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核保人员核保后,再出具保险单。
保险公司在核保中,还要对投保产品的适合性、投保信息、签名等情况进行复核。
福州一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样做将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据介绍,很多老年人在银行买保险,是因为他们相信银行,不会留意理财和存款的区别在哪。一旦这些人要离开银行网点,被带到保险公司营业场所办理业务,他们就会发现办理的并不是普通存款,进而提高警惕性,这样做除了保护消费者,还能减少纠纷。但短期将影响部分银保业绩。
保险人员仍不能驻点
此外,新规并未放松“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的限制。
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保险人员可重新驻点银行,但着装不能与银行工作人员撞衫。
获悉,之所以驻点未放开,与担忧误导有关。走访福州市场看到,虽然驻点被叫停了,但驻点现象依然存在,不少银行让保险业务员伪装成银行网点的大堂经理,他们有的穿银行员工的往年制服,有的银行还提供工作牌或胸牌,让保险业务员佩戴。如果正好没有多余的工作胸牌,就让保险业务员自己到打印店制作一枚,每枚只需花费十几元。
到银行办业务的市民,看到着装一样的保险人员,往往误以为就是银行工作人员。
之所以银行默认保险公司的人那样做,是因为他们希望赚取保险销售佣金,另外还可以让保险公司的人为他们网点做事。
慧择提示:银保渠道一直是销售误导投诉的“重灾区”,老年人则是误导最大的“受害者”。随着《通知》的颁布,将保护老年人的利益,规范行业秩序。